墨海随笔散文散文

诺|一声承诺,半生等待

2024-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随风似水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星辰计划第 17期“诺”专题活动。

他的名字叫陈诺,就像他的名字,用半生等待一份无望的爱情,坚守着自己的承诺。

山楂树下,她轻轻地走过去,轻轻地拍拍他的脸,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隔着五十年的时空,是梦非梦,这是他们初次见面,又似昨日刚刚惜别,这一抱他们已两鬓斑白,这一抱让他们等了整整五十年。抑或在梦中,在山楂树下,他们已拥抱了无数次。这一次,他们是真真切切见面了,在北京,在中央电视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悲伤的故事,尽管结局让人遗憾,却也是最好的结局。这是十三年前在中央电视台与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共同主办的中俄大型寻亲节目《等着我》中播出的故事。

五十年的等待,不知结局,是一方的执著,也是命定的缘分。我愿把他们理解为灵魂伴侣。灵魂伴侣难休正果,更多是一生一世留在彼此心中,却极少有人拥有。

1956年,16岁的俄罗斯少女伊娜,在《友谊报》上发表了一首小诗《可爱的中国》,同时在该报寻找中国笔友。比她大6岁的中国青年陈诺,翻译了她的诗作,从此他们结为笔友。六年时间,鸿雁传书,她们从笔友发展为恋人,非君莫嫁,非伊不娶。然而,中苏关系恶化,伊娜家庭反对,注定他们的爱情没有结果。

1963年后,天各一方的他们再无联系。直到2010年12月18日,76岁的陈诺与70岁的伊娜,拎着当年的旧皮箱,装着她们收到对方的几十封书信和照片,见面了。六年的通信,陈诺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等待,直到1983年年逾五旬才结婚,他一直生活在伊娜寄出最后一封信地址的那个城市—安庆。

承诺,就像他的名字,坚守着自己的承诺。用半生等待一份无望的爱情。他说,他不甘心,在爱情最美好的时候戛然而止。为了解伊娜当地的情况,陈诺还特地订了一份俄文版真理报。岂料与伊娜的通信最后成了陈诺被批判的“罪证”。1978年,接受了十三年劳动改造的陈诺才回到安庆,他忘不了伊娜,忘不了他们的承诺,他决定终身不娶,过继了姐姐的女儿。他曾托俄罗斯留学生打听伊娜的消息,说是已经跟别人散步了。是这个动摇了他继续等待的决心?命定的缘分,对现实的妥协?

1983年,陈诺结婚了。抑或,他以为此生再也见不到伊娜,却在内心深处始终为伊娜留有一方位置。他从未向妻子提起过伊娜,竭力留存初恋的童话,保留那方天空的纯净。

半个世纪过去了,茫茫人海中,曾经的落花流水总算有缘再见。他迷惑几十年前,她突然的销声匿迹,他要问个明白。几十年来,他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他不相信她会变心,是她父亲藏了他的来信。他释然了,他没有白等。他悄悄问主持人,伊娜结婚没有?主持人没有问,观众其也已猜到了答案。其实,知不知道又有何重要。他们未能再续前缘,浓烈的爱情化为纯真的友情,这也是最好的结局,彼此在对方心中依然完美。

伊娜说:“今天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陈诺说:“只要她幸福,我就幸福了”。多么厚重朴素的话语,幸福如此来之不易又如此简单。

陈诺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等过去了。他们所有的恋情皆在书信中产生,又在书信中升华。依娜在信里说道,自己愿意不顾一切到他的身边,无论等待多久,无论相隔多远,她也愿意,她相信他们一定会幸福的。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彼此素未谋面,仅仅纸上的承诺竟可让对方等二十年,这样的爱情故事宛若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小说《山楂树之恋》。老三深爱着静秋,等着静秋参加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静秋所有的愿望都实现了,老三却永远地走了。老三说:“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在爱情最美的时候,在人生最美的时候,画上了句号。好一个“等”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爱情故事,在今天的青年看来已是童话,再看半个世纪前的爱情故事,岂不更是童话。别说等半生,就是一年、两年也是等不了;更勿说从未谋面,即使爱得死去活来,再多的山盟海誓也难以跨跃时空的距离。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书信已成古董,一生一世只爱一个人已是传奇。爱情变得非常容易,从相识到相爱犹如快餐,现代人慢慢丧失了爱的能力,愈容易得到的东西愈不懂得珍惜。《山楂树之恋》的风靡,恰是因为还原了爱情本来的样子,成就了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神话。

一声承诺,让陈诺半生等待,让伊娜满世界找他。承诺,让爱情变得慢、变得难,也变得更美。能永远活在对方心中,这就是爱情最好的样子。多年后,陈诺说:“只要她幸福,我就幸福了”。这是最动人的情话。爱,因为等待而愈显珍贵,真爱难觅愈需等待;爱,不是仅仅为了得到,放弃也是爱的最高境界。

等,不问值不值;爱,没有值不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