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相见》|云中谁寄锦书来?
书信是千年以来人们一直沿袭的通讯方式,哪怕到了电子通讯极为发达的现代,一封书信所带来的仍然情真意切。虽然不相见,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与关怀隔着时空依旧能联系到那各自一方却仍然牵挂的人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4397988/bb60188126586580.jpg)
《虽然不相见》是扎西拉姆·多多的一本书信集,满载了千里之外的多多小姐对友人、同事的关怀以及对自己的思考,更多的则是后半部分中对未曾谋面的孩子的开解并为他们点亮一盏明灯。
01 写给大人的信
当我们渐渐长大,成为那个梦寐以求的大人,本想像孩提时代所念想那般无忧无虑,过上想要的生活,却从此陷入成人那复杂的泥潭,被一缕缕忧思所牵绊,不得解脱。
那些荒诞的青春成了每个大人记忆深处永远的怀念。在开篇第一封信中,多多在与好友的回忆中,向我们诉说了那烂尾的青春。
在那个街角的咖啡店,两个人品尝着劣质的咖啡,做着那个青春时期常做的白日梦,第一句话当然是“等我有钱了”,然后夸张的说到我要从本地打的到某地买上它的好吃的再打的回来,或者说买两瓶饮料喝一瓶倒一瓶。然后就长大了,也有钱了,但是在那个地方那一年说的那些豪气的话再也不见了。烂尾的青春,曾经说过的那些肆意的话,最终都随风而逝。那间街角的咖啡店,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成人的世界总是充满纷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且喜欢强加给别人,有时候这种强加是以一种爱的姿态扑面而来,让人不知所措。
人们往往各有一种标准,用之以衡量一切人。有时候,这些人是亲人。多多小姐在给师妹的信中写到,师妹以及自己的家人常常责怪她们学佛、吃素,并忧虑她们放弃婚姻。于是逼迫她们,甚至忽视她们自己的看法。这时候,摆在眼前的有两条路,一种是顺从家人,然后过上假装幸福或者说演给别人看的幸福的日子,另一种则是坚持独立,不要与爱情无关的婚姻也不要过上演给别人看的幸福。当然是选择后者,明明触手可及的幸福,何必因一时的强求而放弃呢?每一个人都是需要被尊重的独立个体,爱,不是束缚他人的枷锁而是鞭笞激励自己的鞭绳。
在这个疯狂的世界,这个一头撞向毁灭的世界,不必在乎大众的想法,不是人们都说的就是好的,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由自己说了算。无论是遇到什么困难,不必摆出人们希望的那样。只有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每一个大人都有自己的路,不必强加给别人,只需要为他人提供一些参考就够了,不以自己为标准评判他人,指责他人,尊重多元才是最好的方法。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精神道路,都是自己心灵运动的轨迹,不必指责别人走到了歧途,也不必夸耀自己走上了大道,不到尽头,怎知路途之得失,然而,精神进修之路却是没有尽头的。
愿每一个大人都能过上精致的生活,拥有充满灵性的灵魂!
02 写给孩子的信
孩子的灵魂是最容易影响和塑造的,在给孩子的信中,多多小姐充满了关怀与爱意,为每一个被烦恼所包围的孩子点亮心灯!
对那个因相貌而自卑的孩子,多多写道,抬头望望窗外的自然,白桦树、灌木丛、杨树、松树各自存在,以高低、粗细等等不同姿态共享一个春天,自然因为差异而美丽。人亦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存在方式。
对那个陷入单恋的女生,多多说道,不必刻意忘记,也不要刻意培育,就让那朵小花静静存在,在合适的时间开放,也在合适的时间凋零。
对那个被父母逼迫学习,舍弃玩乐的孩子,多多建议道,玩与学同样可以兼得,在玩的过程中去探索其背后的科学道理或者文化知识,并与父母沟通,在父母面前展示自己在玩中学习的成果,通过这些方式获得父母的谅解。
对那个不愿意报复别人的女生,多多欣慰道,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没有伤害别人的念头,在这个充满伤害的世界,这是何等的难得,愿你用最大善意感化他人,减少伤害。
多多在学习、感情、兴趣爱好、同学关系、父母关系等等方面为许许多多写信过来的孩子指出一条光明的路途,为他们排忧解难。
虽然不相见,但是那份爱意在远隔千里的传递中丝毫不减,将多多的关怀与建议带给孩子们,尽可能的给予他们正面的影响,我想,一个善良的人莫过于此!
书如其名,虽然多多和他们并未面对面交流,但是仍然充满了牵挂与关心。那些想法与建议无不是多多结合自己的禅修与经历后凝练出的充满智慧和善良的结晶。
虽然不相见,一封锦书寄来,满载情意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