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

【12月27日 】逆向设计

2018-12-27  本文已影响17人  新语心声

      今天看到一段话:教师在思考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此类学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能够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虽然我们习惯上总是考虑教什么和如何教,但现在必须要挑战自我,首先关注预期学习结果,这样才有可能产生适合的教学行为。

      我们在主题开始探究前,先重温超学科主题的定义,确定本主题希望学生理解的中心思想,确保中心思想和超学科主题之间的联系,中心思想就属于知识结构图上的上层的原理。接着,年级老师在一起设计单元的总结性评估任务,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在六周学习后,是否理解了中心思想,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这就是以终为始,在开展教与学之前,得努力思考课程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要达成哪些学习目标?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证明学生的学习达到了目的?我们的课堂、课程都应该从想要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出发进行设计,明确中心思想、重要概念这些内容后,再去思考哪些资源,哪些活动,哪些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目标?通过这种洞察,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PYP课程将教材称之为素材,在这里与主题相关的书、文章等只是达到教育目的,使学生形成理解的一种工具。

      举例来说,在超学科课堂上学生阅读的文章,我们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通过阅读,我们希望学生从中获取哪些与目标(中心思想)的相关理解?我们又期望他们做出哪些与目标(中心思想)相关的行为?

    再举例,我们每次的外出探究活动,都做到了研大于学,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游览,基于主题课程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探究场所,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对主题的探究情况设计探究表格,这也是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设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