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物质没有让我娃空虚
我娃前几天买了一条钻条项链。用她攒的钱,包括生日钱、压岁钱、爷爷奶奶额外给的零花钱。娃说过很多次物质对她的意义。老母亲表示理解。
过去我们总强调,资本主义追求物质,导致精神空虚。
至少在我娃身上,这不对。追求物质并没有让我娃精神空虚。相反,追求物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娃减少了精神空虚。
现在的孩子,物质不缺,而精神世界太丰富,在精神上投入太多精力。
这种情况下,物质反而是让我娃脚踩实地的东西。接地气,人生才能质朴健康。我娃没有我好朋友的娃那么完美,接大自然的地气。她接了物质的地气。她对首饰化妆等奢侈品的追求,没让她精神空虚,反而让她脚踩实地了。她说,在各种怀疑人生的想法中,还是想想自己什么时候能攒钱买件首饰来得踏实、实在。
当然,现在我娃说的攒钱,是非常平和、正常地攒。不会也不需要去做不好的事,只需要合理规划我们给她的生活费,并把自己的生日钱、压岁钱和爷爷奶奶给的零花钱攒起来就行。
娃提醒了我这个新逻辑,即,追求物质并不一定带来精神空虚。而追求精神、不求物质,也并不一定就不空虚。毕竟,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还是比过多思考抽象的东西,对精神健康更有好处,对正常度过人生更有好处。当然这里有条界限,就是花费需要合理,量入为出。
我一直认为,所谓资本主义的精神空虚,并不是因为追求物质,只是因为物质丰富以后,精神世界开始无限发展和扩张。再加上失去了生存需要这个数千年的指挥棒,导致人类变得十分多元、十分迷茫。
暑假来的时候,娃小姨用“丝滑”这个词形容我娃。对我娃这种缺乏弹性的孩子来说,这个词含金量尤其大。老母亲非常欣慰。
当然,去了学校又是另一种情景。我和队友都知道,焦虑和压力是娃最大的敌人。观众总觉得运动员跑得慢,孰不知运动员已经尽了全力,再跑就会跑出问题。我常常提醒自己,警惕这种观众意识。
昨天娃说,以前跟同学去叭体,再累也坚持到最后,因为担心自己早走让别人扫兴,下次就不叫她了。“现在我不了,劳资累了就先回来,管他呢!我得对自己好一点!按自己的感觉来!”“我现在喝酒点到为止,有点感觉了就不喝了。喝酒一时爽,最后难受的还是自己!”“我打车回来的,因为地方有点偏,我宁可花点钱,也要安全第一”。
别的父母可能觉得,这不天经地义么?是的,对我自己来说,也是天经地义。但对我娃来说,并不是。要做到这些,特别是提前走这一点,很难。队友都说,这是她的巨大进步。
我娃的确比别人家的娃更需要操心一些。世界对她,似乎比对别人更难一些。但那又怎么样呢?我还是真心地喜爱我的娃。我愿意努力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以更好的身心状态,更有效地接住她,支持她,好好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