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压抑的,越是你具备的特质

2020-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丑苹果

时间:5、9、

事件: 我身上具备“讨好”的特质吗?

情绪:

    1.  不接纳

    2.  不舒服

    3.  困惑

念头(排列自己的每个想法):

    1.爸爸总是说喜欢懂事听话的孩子,我是不听话的孩子。为了连接上爸爸,有时我会顺爸爸的意,爸爸满意了,我却委屈了,伤心了。这是真的愿意讨好吗?

    2.在这样与爸爸的互动模式下,我渐渐认为释放善意是与人连接的一种方式,我依然不喜欢用讨好这个词。但是一旦发现释放的善意不被看见就会马上收回,会有受伤与愤怒。讨好不是我愿意的,可是又渐渐有了“讨好可以与人建立连接”的信念。

    3.讨好让我委屈,愤怒,伤心,讨好又是那么的有限。迷茫想问老师,这是讨好的人格吗?

行动: 出去跑步,跑步回来的路上,想起这事,笑了。

今天我对自己的发现(觉察):

    1、不接纳,不允许自己的讨好,是因为爱自己;不允许儿子用讨好的方式与我、与人相处,是因为爱孩子,不想他受伤,我把我的匮乏投到孩子身上了。

    2、是不是讨好已经不重要了,纠结在这里,还是不爱自己,不接纳自己

    3、不再压抑自己的“讨好”,它不过是我渴望与人连接的一个积极信号;不委屈自己做“讨好”的事情,这也是爱自己的积极的行动。

其实我可以做出新的选择:

做与爸爸的功课,疗愈这个伤。觉察,接纳自己的“讨好”就好了。

新的情绪:

释然,愉快

新的想法:

都说静能生慧,原来动也是可以的!

新的决定:

亲近大自然,多运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