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哲思

我都是为了你好

2019-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茶余偶谈1

室友和她男朋友去开封旅游,回来后已经是下午四点。

她在收拾床铺的时候,我对她说今晚学院有个讲座,我打算去听听,问她要不要去,她说可以。等时间快到的时候,她就变卦了,死活不愿下去,说还得重新穿衣服,还得下六楼,想想就觉得麻烦。

其实我也觉得麻烦,但是想想在宿舍呆着也没啥事,除了玩手机还是玩手机,不如去听听讲座,多扩充一下知识面,能多接触一些人,说不定还能扩展一下以后的择业范围。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室友,当然也有说服她的意思,可是她无动于衷。

说句实话,一个人听讲座有点小无聊,万一主讲人讲得不好怎么办,在那坐着也是一种煎熬,有人陪着挺好的。yu记得大学时候听讲座,大家就喜欢结伴而坐,几个要好的人坐在一起,找个靠后的位置,老师在上面讲得兴高采烈,我们在下面肆无忌惮的开小差,做小动作,聊天,玩手机睡觉等等,时间就这么被打发了。

现在,有点怀念那时候的时光。

我开始对室友做“思想工作”:

“去听听吧,反正宿舍就剩你一个人了,多孤独啊!”

“不去!”

“去吧,你没看群里的宣传吗,主讲人可是咱们的学长,蓝天集团的董事,就当多认识个人脉了!”

“不去!”

“之前我听说这个是有学分的,而且院里对咱们也有要求,好像必须得听够一定次数才可以。”

“不去!”

“哎呀,去呗,看我这么苦口婆心的,都是为了你好啊!”

“真要为我好,你怎么不站在我的角度为我考虑一下呢?”

说完,我俩噗嗤一声都笑了。

因为,前两天上《管理沟通》课的时候,老师讲到一个知识点:现在的父母总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口号,对孩子有各种期望,“望子成龙”的心情更胜以往,并不断插手和干预孩子的人生。

除此之外,自己身边的很多人,包括亲戚,朋友,同事等等,都会动不动说出“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殊不知,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他们自己的期望,并不是你自己的,真正的为对方好,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当时,老师讲完后,我和室友俩人还相互调侃,以后可不能随便就对别人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了,说完后两人彼此相视一笑。

今天,我故意说出这句话,就是引起她的“共情”。

可惜呀,还是白瞎。

我只好一人下楼吃饭。餐厅里,遇到几个同学,跟她们打了招呼,一块聊了几句,她们也打算去听讲座,我问了她们院里对讲座是否有硬性要求,得到肯定回答后,我把这一信息告诉了室友,她终于答应听课。

虽然这一过程有点“曲折”,不管如何,终于达到了我的“目的”,也是不容易。

在我看来,身边能时时有一位这样“我这都是为你好”的人,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说到“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我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

上个月,我回老家,无意中得知我家小侄女眼睛已经近视400度,当时我听到这一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求证,得到肯定回答后,直接给了她一巴掌。

真的,这个消息对于我来说,就像“晴天霹雳”一样。

在我侄女三岁的时候,我就发现她经常趴在电视机面前看电视,而且很上瘾的那种,当时,只要我在家,我就会让她离电视机远点,生怕她近视。

记得当时我经常问她:“小姑长得好看吗?”

“好看!”

“是大姑姑好看,还是小姑姑好看?”

“当然是大姑姑!”

“为什么呀?”

“因为大姑姑没戴眼镜,你戴着眼镜,丑死了!”

“所以,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千万不能近视了,不然将来长大了会像我一样一样丑,记住了没?”

“记住了。”

等她大一些,不但看电视,还开始玩手机,我又开始耳提面命,并严厉“恐吓”她:“千万不能近视,否则,我是不会也不会让家里人给你配眼镜的。你要知道,近视的人没眼镜戴,就真的成了睁眼瞎,你看我每次找眼镜,明明就在我手边,却摸来摸去摸不到,还要你帮我找,有多“瞎”你都看见了!将来以后你要近视了,就会跟我一样。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视力,不然,自己视力不好不说,我还会“家法伺候,”听到没?”

“听到了!”

如今她才十一岁,还没戴过眼镜,第一次测视力就是400度,还不让家里人跟我说,害怕我生气。

我何止是生气,简直气炸了。只要我在家,就一遍一遍的跟她强调保护好视力的重要性,说得不下百十来次,可她还是左耳进右耳出,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

打完她以后,我又对她进行教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等,最后一如既往地给她来一句“我给你说这么多,要求这么多,都是为你好!”

虽然老生常谈,可是还是要说。

我从小到大,都没有人告诉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的成长之路有点坎坷。因为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父母在这一块给我提供的帮助很少,很多东西都是我自己摸索得来的,中间没少走弯路。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渴望身边能有一这么一个人,在我迷茫、困惑、沮丧、颓废的时候能够站出来帮助我、指引我,让我有所倚仗。

一个人无论身处什么年龄阶段,总有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若是有人站出来对自己的“指手画脚”一番,也是一件好事。前提是,自己不但要包容和容忍,还要有辨别和抉择能力。

不然,这些“为你好”的期望很大程度上会让自己陷入痛苦之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