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师的笔记读书PMbook

读《破茧成蝶》——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成长之路;(六)

2014-08-09  本文已影响307人  德川亮

公司内部没有专门的用户研究员之前,检验产品设计效果和功能测试,都是由产品经理主导进行的。包括下面所说的可用性测试,A/B测试,用户反馈,产品数据等。但是几次和产品经理一起进行的线下可用性测试时,我就发现了一些可用性测试实施不规范的问题。比如,样本选择不够,没有筛选代表性用户,问题有很强的引导性,测试原型本身有很强的误导性……当时我心理就对这种用户测试和访谈之后得出的结论,非常惶恐。

本章关于可用性测试实施的内容,非常实用~

检验设计效果的方法

正式上线前
正式上线后
设计师的问题

可用性测试

实际问题
进行可用性测试

1.给出用户使用目标,而不是直接操作
比如,测试一个收藏文章是不是易于使用。如果把问题设计成“请找到您喜欢的文字,点击收藏按钮”,会使得任务变成考验用户的眼神好不好,是不是能发现那个收藏按钮。如果将任务改成“有一篇文章,您很喜欢,想以后再找的到它,你会怎么做?”会更加合适一些
2.选择核心的测试任务进行测试,过多的话,疲劳因素会影响测试效果
3.总体的测试任务必需复合整体的操作流程,比如,先测试登出功能,再测试登录功能就不太合适

1.研究表明:测试5名左右的用户,可以发现85%的问题
2.前提是这些用户具有代表性
3.所以,小功能测试一般测试35名即可,新产品或者较大的改版,可以测试510名

1.切忌引导性过强
默默的观察和记录,尽量不要提供帮助,可以适当的鼓励。比如,您再尝试一下,通过其他方法完成这个任务。也不要问一些明显是个人喜好性的问题。比如,你是不是喜欢这个按钮的颜色?这个框加大一点你会不会更容易发现?
2.操作行为永远是重点
用户会有意无意的撒谎或者给出讨好测试员的答案,但是真实的行为不会说谎。
鼓励用户使用“发声思维”,即要求在操作的时候,将进行任务时的思考,行为,感受都描述出来
3.不要忽视用户现场的反应
比如,发出“咦?”“哦”的声音。或者,眉头紧缩,挠头等行为
4.考虑使用场景
比如,测试移动端的产品,让用户在测试的大屋子里测试,就会有问题

1.如果进行了录音或者摄像,重看录音和录像也许可以发现更多问题
2.按照问题的频数,严重等级,优先级,违反可用性原则这四个维度进行整理
3.最终形成一个问题的量化表格

kkk.JPG

4.灵活的运用可用性测试
误区:说到可用性测试,很多设计师会说:“我们没有用户研究员”“比较花时间”“写报告很麻烦”“我们没有专业的设备”……

但事实上,进行可用性测试的门槛很低。不一定要产品完全开发完毕,不一定要专业的用户研究人员来做,不一定要专业的设备,也不一定要循规蹈矩的遵循标准的测试流程。而是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多次使用简易的可用性测试的方法。

“修改草稿只需要橡皮,修改实际的产品需要铁锤”。尽可能早的展开简易的可用性测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留出充足的时间的去解决和改进。

可以采用不同保真度的原型进行测试。但是,必需考虑到因为测试原型比较简陋,用户没有办法真正完成整个操作,测试的精准度会下降。因此,在设计初期进行可用性测试,更加偏向于发现操作流程上的问题

A/B 测试

定性的用户反馈和定量的产品数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