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生活简书电影简书音乐

《海上钢琴师》中, 1900 为什么最后没有下船

2015-09-10  本文已影响625人  cad3fd9acbeb

提到《海上钢琴师》,我们总会联想到朱塞佩·托纳托雷和他的时光三部曲。

而这部海上钢琴师则正是三部曲之一。

先跑下题我们先来谈谈这部电影的艺术手法:

电影刚开始, 普路特·泰勒·文斯由于生活所迫(?)把他的麦克斯卖给旧乐器店老板。到这里我们应该就可以断定这部电影是采用倒序的手法来拍摄的。

紧接着,文斯在卖掉乐器后祈求老板让他吹奏一曲,其实刚开始老板是满脸不约表情的,而当文斯把曲子吹响时,老板满脸疑惑并且把那张破旧的唱片找出来。对话大概如下

老板:“hey,萨利,你吹奏的这首曲子跟这个唱盘好像哦”

怪蜀黍:“天了噜,这首曲子世界上除了我之外就没有人知道了,你是怎么找到哒?”然后就是拉吧拉吧约前谈价钱

到这里电影基本进入正轨了,导演很巧妙的运用了第三者的见证来证明1900真的存在过(至于讲书的,抱歉没有看过所以不做评价,而且这个问题也是问的电影不是)

就个人而言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非常舒心的,朱老头的电影总有种魔力,就是他镜头下的场景都是非常美非常美,有大量空镜头还有长镜头。

到了1900的经历,这个上边很多高赞的答案都有了就不多复述。

大家还记得1900靠在船窗上面的镜头吗?(就是到了American后所有人都下船了,他独自看向大海那段)他望者窗外的汹涌大海,海浪翻滚者,上面太阳的余晖照在他的脸上,这时一个长镜头打过来,他若有所思,脸上的表情似乎没有变化似的。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是大陆上的车水马龙?是纸醉金迷的夜生活?或亦是和妻儿粗茶淡饭的闲暇日常?

反正是你认为生活中最美好的事你都可以想象,但你不要忘了,这里已经是黄昏。黄昏代表的意向我想你大概懂了。

貌似跑题太远,那我们来说1900为何不下船

(先睡午觉,下午再更)

我回来了

说到下船,那么促使1900有这个想法的女孩就是罪魁祸首

因为和她的第一次相遇(即使只是他认为),1900创作录制了他的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唱片,也是这个美丽的女孩,让他萌生了恋爱的念头。

所以他在雨中想把这个爱的见证交给她,所以他会透过人群偷偷看她好看的侧脸,所以他还像大部分男孩一样自以为聪明的制造偶遇。他好像无师自通般的把所有男孩的小把戏一一用上,最后甚至溜进她的宿舍只为了看她一眼。

但最后她还是下船了,因为她的归宿在岸上,1900拼命挤过人群,手里紧紧握住那张唱片,他不懂她的名字,所以只能越过人群并摇动者双手。

还好,老天有眼,她回过头来,然后碰面。这时1900却尴尬了,在心里攒了这么久的话到嘴边就成了最简单的嘘寒问暖,背后那只握着唱片的手因为紧张而出了汗,他想过无数种把唱片送出去的方法到最后还是要作罢。

然后就是,女孩下船,他微笑着看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时候他的心里到底想些什么,谁也无法知晓.......

原来我们一直都把1900给理解错了,你以为他是天才?你以为他是精灵?你以为他是上天派给这艘船的礼物?殊不知,他只是一个人啊!一个才20多岁的人!他也会有青春期的懵懂,他也会有无处安放的荷尔蒙!他更会有情欲爱恨!

(好困,既然没有人看就有空再更了。伤心。。。)

9月5日18:20分继续

我们总习惯并且乐于把我们见到的东西冠名,就好像有了我们的见解所有的东西都会按我们希望的方向走向彼岸。

其实是“这是我的生活,我的故事。我(关)自(你)已(屁)走(事)”

下船那段我想看过电影的人就没有不记得的。

收拾好物品(也就一个箱子而已),和船上的东西告别,和文斯还有船上的朋友(?)挥手再见。

在所有人都以为他终于要和他生活了半辈子的船告别时,他慢悠悠的一步一步走下船梯,走到一半。映入眼前的,是楼外有楼的无边无际,是高耸入云的遍地高楼,是大街上满街的赶路人。

他慌了,这是我要的生活吗?这就是陆地上人常说的繁华似锦?这就是世世代代人喜怒哀乐的地方吗?

那么,我的归宿呢?我在陆地上的定位又是什么?快节奏的生活真的如所有人说的那般舒心快乐?

所以他在把帽子扔到了海上,看到帽子无顾忌的游动时笑了。

最后,至于他为何不下船,那还重要吗?

且看他在余晖中看向无边的大海,看他最终也没有送出的唱片,看他下船下到一半又折回。

这不是很清楚了吗。

因为

这才是他的想要的,这才是他生活的全部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