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闲云装进行囊,将故事背负肩上
午后泡一杯玫瑰花茶,隔着玻璃杯,看花朵沉浮舒展。
是朋友送的,放在冰箱里好些天了,突然想起拿出来泡着喝。平常喜欢绿茶,最好是春芽的那种。
在吃食上一直挑剔,喝茶也是。听说挑剔的人不好,可越是年长,越是不肯将就,吃饭,穿衣,喝茶,读书,交友,都一样。
觉得,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也不在乎好与不好了,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周末,几个女人的聚会,不带男人不带孩子,这样的时刻,大家似乎格外的放松。
有时男人会嫌女人唠叨孩子麻烦,躲在外面跟哥们喝酒不乐意回家。女人何尝不是?婚姻于女人一样是束缚。
近日重读巜诗经》,到《葛覃》篇,突然有些惆怅。
旧时女子出嫁后,在夫家要勤俭贤惠,侍奉公婆,相夫教子。豪门富户倒也会好一些好,诗中的女人,要织布洗衣,他得把夫家打理妥帖,征得婆婆同意后,才将自己精心打扮一番,怀揣着喜悦的心情回娘家探望父母。
女人回娘家的心情,男人哪里懂得?婆婆哪会顾及?
现在女性,相比似乎自由了许多,细细想来又似乎没有好到哪里去。虽没有封建礼教和婆婆的约束,却有许多牵绊,就像为了生活远离家乡父母的我们。
婚后的这些年,奔波在异地他乡,常常想家不能回。深知,无论我在天涯何处,父母都会盼守我的归期。
其实,在这个交通便捷的年代,离家再远不过一日行程,我们一样不能随时回家。或许,比那些旧时女子还不如。
端午节母亲节父亲节都凑到一块了,微信朋友圈里的种种晒,铺天盖地。尽管努力去忽略,还是会触动,会遗憾,会惭愧。
给父亲打电话,问他身体状况近来如何?他说过完忙月,有些乏力,没有胃口。我在电话这头一阵阵心酸。父母都已年迈,却不肯闲下来,还种地,虽然农村都已经机械化,比从前轻省许多,但忙月还是辛苦。父亲常年受病痛折磨,更让人放心不下。
一直吃着药,父亲的声音很低,村口你老叔前不久病得严重,打了一个什么蛋白针,最近一直很好。
我当然了解父亲的心思。找医生朋友问过才知道是处方药,就算在这边弄到带回去也是不容易。又用电话在老家托人想办法买了送回家里,村里的刘医生可以在家给父亲打针,免得去县城医院来回折腾。
昨天母亲在电话里说,打针后精神好很多。公公婆婆一起到家里探望父亲的病,刚吃过饭,安排他们在打麻将。跟小亮说好了,晚饭后他用车送。母亲和我在电话说着。
儿女都不在身边,难为了老人家们。
小时候,每每农忙之后,母亲便带我们去外婆家,那种团聚的幸福欢喜,至今我记忆犹新。母亲会早早起来,打理好家中一切。把我们留在外婆家住些日子,自己趁天黑前匆匆赶回家。
而我刚结婚那年,在老家做一份简单的工作,跟爱人住在单位,离娘家也近,想什么时候回家都可以。在家吃顿饭,陪父母聊聊工作上的事,再回镇上的婆家。
当时只道是寻常。却不知,就是这样寻常的时光,如今也成了奢侈。
姐姐和小弟都在武汉,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回家了。小弟微信视频给我晒母亲做的饭菜,说,谁叫你不回来的!小侄儿在边上连忙补充,奶奶说,等你过年回来做更多好吃的。每每那样的时刻,心中就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滋味,也许只有常年流浪在外的人才会懂得吧。
一盏花茶,一本书,一段闲散的午后光阴,一些若有若无的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