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日读《黄帝内经》.廿七

2020-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讴晓生

素问.卷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十)

天有精气地有形,

天有八纪*地五里*,

故为万物之父母。

清阳上起升于天,

浊阴下降归于地,

是故天地之动静,

阴阳变化而决定,

使万物生长收藏,

循环住复永不止。

惟圣贤之人所为,

上与天配合养头,

下与地相顺养足,

中傍人事*养五脏。

天气通肺地通咽,

风气通肝雷通心,

谷气*通脾雨通肾。

十二经脉似大河,

肠胃之气似大海,

九窍好似水注流。

以天地阴阳喻人,

人之汗天地之雨;

人之气天地疾风;

暴怒之气像雷霆;

逆气*似无雨久晴。

养生不法天地理,

疾病灾害乃至矣!

(八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大节气。

五里*:指东、南、西、北、中央五方。

人事*:日常饮食和情志。

谷气*:两山间通水之道路称“谷”。人体肌肉与肌肉之间也称“谷”。张志聪:“谷气,山谷之通气也。”

逆气*:指人之气有升无降。)

(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