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评·摩梭

2018-08-30  本文已影响20人  小袁Jill

By小袁Jill

      趁着小刘哥哥带妈妈一行人逛银庄的功夫,我打开手机微信温习了一下曾经给同学发过去的历史重点题。

        “金,1115到1234;南宋,1127到1276;元,1276到1368……”

        辽宋夏金元时期真是我上学期的历史学得最费劲的一部分了,感谢忽必烈大帝终结了这一切。话说我国古代史真的是精彩纷呈,光分裂就有四次:春秋战国七雄争霸、魏晋南北朝南北分居、五代十国藩镇割据、辽宋金元政权并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兵荒马乱中的繁衍生息。

        战国时期为逃避秦国敌害而南迁的一小部分羌族,在甘肃和四川西部一带居住,后迁至四川西昌东南等地区。在后汉称之为“么些”。

        后来在西晋时期的五支北方少数民族南迁——匈奴、鲜卑、羯、邸、羌,这个羌也就是继战国的羌后更大规模的一次合并了。这也埋下了经济重心南移的伏笔,历史我们都学到了。真应了句应试又总结性的话:发展总是在国家割据战乱时趋势最为明显。

        “县在郡西,宾刚缴白摩沙夷有盐坑。”——选自《后汉书·第二十三卷郡国五》。

        这便是现在我们在泸沽湖了解到的摩梭人的前身。好在造就了“走婚”这一奇特的人文风俗,也好在发掘了这边丰饶的银矿。

        “姑娘,你不想戴一个镯子?”小刘哥哥闲得过来打趣道。

        “啊?不不不不不……太沉。”我连忙回绝。我倒实在对这不感兴趣。

        “没事,不沉,你来选一个?”

        “不不不不不……”

        我所见识的摩梭人里,主要分两类,或许可以概括了当今摩梭人的主张。一是白胡子老爷爷茶铺隔壁客栈的老板,也是我们的房东——杨叔。他大概六十出头,主张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前几天晚上专程为我们作了一番演讲:

        “我们摩梭人走婚,其实是指母系大家庭里的女孩,到了13岁的时候,家里会给她举行一个‘成人礼’,然后就可以穿裙子、出去劳动、自由恋爱……当然这时太小不懂,通常还是长大后恋爱的。”

        我们在客栈外面的座位上听,杨叔正襟危坐,笑着跟我们解释疑问。听到这里我冒了一头冷汗,不过如果13就能赚钱的话也不错。我们也在「漫山」饭店和草海的集市中见识过了几个小学生童工。

        “长大后如果男孩钟意女孩,就可以晚上来女孩的楼下唱歌、吹口哨。要是歌声打动了女孩,女孩就会打开窗户,然后男孩可以……爬楼跳窗进来过夜。当然女孩如果不打开窗户,那小伙子就该放弃了。”

        “走婚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结婚领证,没有负担和拘束,有了孩子会随母姓。我们摩梭人的爱情是非常浪漫的。”

        “而且还有很多好处,比如老人永远不会落单,尊老爱幼这一美德在这里得以发挥。……”

        这时杨叔跟几个人去办事了。我是没想到战国时期结下的缘分,竟造就了如此一个民族部落的独特文明。而从其他地域少有耳闻的原因,我推测应该追溯到北朝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与汉人通婚。其实还有实行了三长制等制度,而历史教材里只写这么多,大概是因为这是最贴近人文风俗的。

北魏政权是由同羌族一起南迁过来的鲜卑族建立的,而改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由平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北方这一支少数民族便也渐渐与汉人同化。这也再次证实了地区民风的耳濡目染对民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老早就迁来的战国羌族,可谓是文化的传承根深蒂固。

        隔壁合乎时分地响起一声婉转的口哨。

        小刘哥哥随意地抿了根烟,跟我们说,杨叔是老一辈的摩梭人里最有文化的了,还出了书介绍摩梭风情。因为这个地方可以算是与世隔绝,只有他因年少时热爱民族音乐而得以求学到了知识。以前这个地方太穷,但景美啊,所以有外地人来开发旅游业,顺便国家给贫困人家发放了木船,让他们开发给人划船观光。

        “所以有的当地人不平衡,觉得当地的资源当地不赚,全让外地人赚了。”他说。橙红色的火光节节败退。

        “但关键是,他们自己守着这块地啥也不干呀。”小刘哥哥笑道,呼出一口青烟,氤氲了有些破旧的窗。

        而姗姗来迟介绍的另一类人和这发放的船有关。代表人物——陆叔。小刘哥哥的朋友,也是他和这家银馆的人熟悉,带我们过来观光。最后妈妈以令人讶异的优惠价格买下了一只银镯。

        “也不算优惠。”陆叔也叼了根烟,说。因为前面也提到过,这地方盛产银矿。“带你们来也挺好,国家卖银子的标准就是十二三元一克,我们这里买六元一克,反而有的人不敢买。”

        逛完银庄我们坐上一伙人的木船观光,这片水域应该也属于草海的一部分,出来时恰好下了几滴雨。划船的兄弟俩,小孩子说他是六年级毕业,大孩子大约高中的样子,大眼晴、长睫毛、晒得黑黑的皮肤——皆是南方的摩梭人长相。

        “你们是……摩梭族?”

        “摩梭人。”小孩子纠正了妈妈的发问。

        “你们这一辈人也实行走婚吗?”

        “都可以……不过走婚的话比较自由。”大孩子笑着回答说。

        陆叔晚饭时带我们去饭庄吃鸭肉火锅,顺便正式地自我介绍:原名很次甲初,也可以叫李甲初。说是当地很多人叫“甲初”这个名,“很次”是跟父辈的姓,户籍上写的都是蒙古族。

        “所以你们其实是想跟姓就跟谁姓?”

        陆叔不可置否地点点头。

        “还有,为什么您姓李,人们却都叫‘陆叔’?”

        “因为,我在家里排行第……陆。”尽管他还是说了大写的汉字六,我们也终于听懂了。

        陆叔的普通话虽是不如杨叔那样标准,但结合了更多蒙语的随性。他顺便给我们看了他二十岁的女儿的照片,是一位颇有水乡风情的女子,说是当地摩梭人鄙夷彝族人的懒惰,所以对于婚事并不着急。而且尤其陆叔做工程就算在当地见多识广、比较有钱的。

        “所以陆叔家以前一条船也没分到。”小刘哥哥笑道,和他点了烟。

        据我推测,以陆叔为代表的摩梭人,主张似乎是随遇而安。这可能是想要发扬传统的人所不理解的。但曹操有云: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认为这应该也是忽必烈与孝文帝改制行汉法的原因了,再从今天的角度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定是一个群体种族生生不息的原因。

        不过……我又不自觉想起,我是满族人,满族的前身女真建立了金政权,陆叔他们的蒙古族建了元,最后元灭了金……

        这也可以说明我深深折服在了摩梭的文化中了吧……我想起林俊杰的一首歌《曹操》,其中有一句话: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章四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