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这是对写作者来说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了。作为一个开通了个人博客的写作者,我对此也有一些看法,接下来将一一道来。既然说了如何讲好一个故事,那么以下若无特殊说明,则默认是讲述如何写好小说这种文体的作品。
首先是关于立意。我们都知道要写一篇好的文章,在提笔前总是要列好一份大纲的,若是一篇恢弘巨作,甚至需要列出细纲。许多传世巨作甚至是通俗小说的立意,往往是作者在下笔前就拟定了的,也正是如此,这些作品才或深刻或感人。但是,提纲并不能等同于立意。也有知名网络小说家指出,很多时候,讲故事就是纯粹地讲故事,把你脑海中的故事全貌用文字按一定逻辑再现出来就好,不需要总想着我要告诉读者一个什么道理,很多时候这个“道理”,在你写完之后,在读者读到文章之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了出来。有不少作家摆脱不了一写文字就想讲一个道理,这往往是中学、小学时期些应试教育作文用力过猛的结果。
然后是关于词句打磨。很多人都听说过“推敲”的故事,也听说过王安石创作“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还听说过金庸的小说获得较高文学价值是在他修订后。可以说词句打磨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是文学大家,也很难一挥而就。要讲一个好的故事,不但要有好的立意,完整的大纲,写完后最好拿来读一读,把那些别扭的地方再打磨打磨,使文章更加朗朗上口易于阅读。
最后,特别说一下关于作者能否给自己“加戏”的问题。以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他们主张作者不应该出现在作品中,文学应该是一面镜子,忠实地记录社会客观事实。事实上如果作者经常跑出来在旁边里溜达,或者借由文章中角色的嘴,说出他自己脑子里的想法,确实会令读者感到反感,会有一种“出戏感”。但在戏剧理论中,写作者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出戏感”离间读者与作品,刻意营造一种“出戏感”,以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比如戏剧效果或者讽刺效果等等。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作者既可以出现在作品中,也可以将自己抽离出来,当然这是针对进阶或者高阶写作者而言,如果才刚刚起步,还是老老实实地把自己抽离出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