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迹山川

2022-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庐山樵

昨天一众朋友在庐山植物园品茶,我却对茶室里堆砌的书籍更生兴致。其中一套臧穆先生的《山川纪行》让我留连,上中下三大册,厚厚沉沉的一堆,准确的说,是从臧穆先生逾百万字的科学考察随身笔记中优选出的影印原件,洋洋洒洒,依然逾五十多万言。让我惊奇的是,科学考察的笔记如此精到,详尽,清晰,图文并茂,诗文共生,笔记中的字体规范清整,画面净美雅洁,色彩缤纷多姿,还未来的及细读,便被深深地吸引,原来科学家随手涂鸦的插图,都如此精妙绝伦,让现在的书画家学问家们心何以忍,情何以堪?偏偏就是这样一些低调无闻而又埋头苦干的科学家们成为真正的学问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科学家的精神让人感动,更让人沉思。

同时也让自己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以前少有窥探的科学家内心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细究之后,原来与我们普通人没有两样,吃饭穿衣,花前月下,家国情怀,个人爱好,诗书画印,传统文化样样深入,今天就顺着这个思路,对书作者臧穆先生稍作了解。

臧穆(1930—2011),山东烟台人,晚号穆翁,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真菌学家。今天偶遇的这本书是臧穆先生1975—2000年间在我国喜马拉雅地区的野外科考日记集。内容涵盖植物、生态、地理、民俗、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的一手资料。所记所绘,既有野外科考的艰难险遇,奇异绰约的高山嘉卉,大山大水的壮美风光,也有西南少数民族的奇俗淳风,文化历史的珍贵采撷,更有一位心怀家国的科学家之现实关怀与独立思考。是一部经典的手绘版日记体博物学著作,堪称“当代‘徐霞客游记’”。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臧穆就带领研究团队,对我国西南各地包括青藏高原的真菌、地衣和苔藓进行了广泛的野外考察和采集,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标本,创建了昆明植物所隐花植物标本馆,开创了我国西南高等真菌综合研究的先河。

先看看臧先生几则手记中的文字:“水流湍急,两岸直壁矗立,铁杉、松树和槭树、椎树杂之。河面约25米阔度,水冲岩面,流浅岩底。林中本无路,过后仰观来径,有如天都峰之梯路远景,恰似一副险境图画。山木纵横,古木成堆,尤显古意压境。”

“一天时晴时雨,衣衫外雨内汗,加以左足趾炎,虽一步一跌,但见此伟观山川,痛苦尽减。”

1982年10月15日在丽江,臧先生“随车谒龙泉寺,见500年前栽种的山茶花。凌架而起,顺势而围,杆基约45厘米,花蕾初孕”,还观察到“门前有联云:诗蕴玉泉水,春酣万朵茶”,因而判断:“可见每春二月,花红如海,斯为胜地。”并以繁杂的笔法在文字旁画下了龙泉寺写景。凭着丰富扎实的植物学知识基础,坚韧严谨的治学态度,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大自然的诵读,对生命活力的歌唱。

读着这样的科学笔记,多少又让我想起当年徐霞客书写游记的情景,尽管书写的是游历山川,我读到的却是文学小品,山川形胜,风土人情,所历经过及深情感怀。臧先生此卷依然当作小品文章来读,而且插图生动有趣,尤其是手写体笔记精如书法,更觉生趣自然,读之有如欣赏书画作品,又仿佛电影镜头,引人入胜。臧先生平时兴趣广泛,书法、绘画、集邮、京剧、收藏均长久钻研,颇有造诣。因研究苔藓而与苔藓植物学家黎兴江相识、相恋、相守终身。一生采集真菌标本13800余号、苔藓标本24500余号、地衣标本1200余号。

说到真菌、地衣与苔藓,对于从小生长在南方的人而言并不陌生。一场春雨过后,丛林之处,各色各样的蘑菇争相竞出,吸引着来往的路人,採蘑菇的兴致倍增,按照大人们的言传手授一步一趋,谨慎小心,尤其对陌生蘑菇更是敬而远之,因为大人们的一再嘱咐,就像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剑,结论是,越是漂亮迷人的蘑菇,越有可能是美女蛇,具有强大的欺骗性,这一结论,至今有效,同样适应人生不同场合。

现在的手机电脑风行让作家诗人们放弃了笔墨,虽日书万字而不着一纸,虽笔走千山而不染一墨,有人说,一手好字让电脑给废了,真是无语。今读此书尤觉难能可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