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绪我在乎》

2019-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芳词洒清风

        这几天,不断有朋友找我聊天,讨论一个问题:放假在家的孩子和老师形容的孩子不是同一个人”,具体表现为:怎么叫都听不见、一说就发脾气、拿起手机平板不放手……

        在看到孩子行为习惯问题的同时,家长们反思了没有?

        每一种行为的出现,都会有缘由可追溯。是否我们在家中也和孩子一样看起电视就漠视所有?是否我们平日里对孩子总是趾高气昂,大呼小叫?是否未能读懂孩子的情绪(内心),只将关注的焦点停留在孩子的行为上?往往孩子出现不理睬、哭闹、耍赖甚至更偏激的行为,是希望借此引起别人对他的关注和理解。如果我们只是针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必然就只能给出最直白的处理意见:制止。而此时,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会感觉到拒绝或漠视,这绝非处理问题最好的方法。

        老师们在教室里、父母在家里,都会阶段性的发现一些孩子性格突然有了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去和孩子交谈,注意,这里的交谈是心与心的沟通,并非质问,我们应该用最真诚的笑容,最热情的言语,去温暖和改变孩子。

        我们对孩子的关注和关爱,会引导他们拥有正确的生活学习方向,会引导他们更爱自己。孩子们学会爱自己,就会减少现实生活中那些令人震惊的自杀跳楼案例;学会爱自己,就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棘手问题。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带我一起走进孩子的内心,去感悟各种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