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的诗哲”萧萐父:“观乎人文而化成天下”的文化包容意识
萧萐父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哲学家与哲学史家。饶宗颐曾评价他是“博古通今不世才,中西学贯绝尘埃”。在《中华慧命续千年》这本小书里,收录了先生从先秦到近现当代的经典文章合集,既有对易学的深入考究,又有对佛、道、儒家不同人物哲学思想的剖析,足可管窥先生“通观儒释道”的圆融智慧和创新见解。
萧先生不仅熟稔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还喜好涵咏诗词。在前言中,萧萐父的高徒郭齐勇称老师为“贯通的诗哲”。他认为,“萧公治学,首贵博淹,同时注重独立思考,独得之见。”《中华慧命续千年》选录的文章虽然篇幅多数都不长,一字一行都能体会到萧先生的“博淹”和“独得之见”。
这本书的书名取自萧先生给浙江水心纪念馆的题辞,“道不离物成于两,中华慧命续千年”。我国传统文化的“慧命”如何得以“续千年”呢?那便是萧先生主张的“观乎人文而化成天下”的文化包容意识。
郭店楚简的发掘,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研究意义和价值重大。萧先生总结道,“《易》、《老》开源,儒道纲举,百虑殊途,并行不悖”。正因为“百虑殊途”,古代哲学思想才得以多元发展。
《易》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哲学智慧的主要的‘活水源头’”。在《人文易与民族魂》中,萧先生认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肯定了人的作用,“人文化成天下”的思想是“易道”的中心和归宿。
“《易》之为书,广大悉备”,兼三才之道。《易》本身就是主张包容的,所以自然形成“人文易”中的文化包容意识。萧先生认为,这种文化包容意识的主要思想特征是:尚杂,兼两和主和。
《易》中说“物相杂,故曰文”,认为“文”的开端就是崇尚杂多,主张不同事物相杂。“一阴一阳之谓道”承认各种矛盾对立的存在,并在文化变动中兼顾两面。而“主和”是反对专同,期望能够容纳杂多和对立的内容。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肯定人文发展中“殊途百虑”的自然进程,以尚杂、兼两、主和的思想来包容对待,“察异观同,求其会通”,正是萧先生所认为的“人文化成的必由之路”。
萧先生提倡文化包容意识,并认为,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要主张包容,才能得以更好发展。
比如古人在学术思想研究上,有很多不同观点和宗派。面对杂乱无章的学术主张,固执“一人之宗旨”当然不可取,“杂收不复甄别”也不是明智的做法。黄宗羲没有走以上两个极端,而是花了很多功夫,梳理了“明室数百年学脉”,著成《明儒学案》,“导山导水,脉络分明”。这正符合了萧先生所说的“察异观同,求其会通”的思路。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道,“盖道,非一家之私。圣贤之血路,散殊于百家”。这种观点,打破了儒家排斥其他学术思想的极端对立主张,反对“举一废百”、“好同恶异”的传统思维模式,提倡真理多元化。这是萧先生非常肯定的文化史观。
刘鉴泉先生在《推十书》中比较中西文化思想的差异,总结出“西洋学重治物,故详于量与质,中国学重治心,故详于本与末”等中西差异,这正是一种“察异观同”。同时,鉴泉先生力图用一定的哲学纲领,贯通古今中西的一些学理,形成系统,这更是实践文化包容的一大成就。
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萧先生看来,分与和,是互涵递进的。有了分,才能有差异、才能实现杂多;有了和,才能把这些差异和杂多的内容进行整合、统一、贯通,“察异观同,求其会通”,这才是“中华文化慧命持续发展的内在生机和客观法则”。
当今时代,中西方交流越来越密切。此时,片面坚持“西方中心论”或“华夏优越论”都不利于中国文化的长足发展。那么,“东西慧梦几时圆?”对此,萧先生主张“要以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心态和文化包容意识来回顾过去、疏观现状和展望未来”。只有通过“察异观同”而“求其会通”的文化包容方式,才能实现文化交融,让中国文化在变革、代谢过程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让中华慧命再续千年。
2019.03.10雾凇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