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孩子们 | 保留点孩子气呗

2017-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酒糟鱼

《孩子们》和我看的上一本伊坂幸太郎的书《余生皆假期》一样,每个章节分开看都是可以的,并不会太影响阅读。虽然故事看起来好像零零散散,但是情节却很紧凑,会让你忍不住想往下看,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等到所有线索都串起来,你真的会想为作者鼓掌,太棒了,居然可以这样!

作者在人物刻画上也很厉害,心理描写上也很棒!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里对永濑的描写,即使永濑对于自己是盲人这事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内心的恐惧也没少,他还是会怕,怕贝斯,怕优子有一天会离开他。

作者最厉害的地方估计就是一件“普通”的事在他的笔下也好似要发生什么大事一样。给我的感觉就是——被作者忽悠了一把,然而我还很开心。

*主要人物

阵内:本书妥妥的男主角,自信爆棚,爱音乐,说话爱用“绝对”“肯定”的字眼,想法新鲜奇特。书里的笑料基本由他提供。有趣的是作者惯用的第一人称叙事角度里独独没有他

鸭居:阵内朋友,对于阵内老给人添麻烦很“反感”,却也被阵内潜移默化地影响

永濑:一个体贴、聪明、逻辑性强的盲人,因为一场银行绑架案和阵内、鸭居结识

武藤:阵内同事,一心想扮演好调查官这一角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迷途少年们前进的方向;有点“崇拜”阵内,但是内心又有点小别扭

优子:永濑女朋友,很爱他,甚至还和永濑的导盲犬贝斯吃醋较劲

注:调查官——对“不良”少年进行开导教育的角色

1

第一章与接下来的四章不同的是,这章是以第三人称叙述角度来描写的。它以一场银行抢劫案为中心展开的!而在这其中作为劫匪人质的就是鸭居、阵内、永濑还有一位妇女以及一群银行工作人员。

按道理,被劫匪抓来作为人质的人好好待着就行了,多什么嘴啊!主角又不是你!可是阵内偏偏就是与众不同,他折腾!

被抓之后喋喋不休,各种折腾……

比如,在劫匪要求女职员将众人绑起来,轮到阵内时,他挑衅绑匪“反正是把假枪吧?”“你们拿的都是假玩意儿,我已经看穿了!”“别以为我会老老实实听你们的”直到绑匪开了几枪,他才肯死心,老老实实受捆。

但他的折腾也不尽是捣乱,比如他这一折腾,枪声就招来了警察!再比如在妇女受惊抽泣时,他唱起了歌,因为他认为歌声能化解紧张的气氛。怎么说描述阵内的所作所为呢,感觉就是他明明好像在捣乱,但你又觉得好像挺在理!

接下来永濑就登场了,在这一章里永濑的细心、洞察力、逻辑推理能力都有很好的描写。这从他分析劫匪的种种行为以及对整个案件的推测都可以看得出来!(事情究竟是怎样,我就不剧透了,有兴趣的人看书好啦)

当然,书中说到一个现象,就是大家对盲人所形成的固有思维!许多人在得知永濑是盲人时会不由自主发出类似“真不容易啊”的感慨,虽说这样的事对于从出生开始就是盲人的永濑来说,已经习惯了!但我觉得作者可能想要表达的是,即使我们都在说平等对待,但在实际行动上,我们有时会很难做到,甚至可能潜意识里怜悯心还会作祟!

不过,我想说,永濑真的真的很优秀,原本喜欢阵内的我后面也被他圈粉了。

2

第二章是以武藤的视角来展开的。在这一章里,探讨的是调查官这一角色以及他们对于少年犯所起的引导作用。

武藤因为曾在一起案件中受到少女的背叛(在调查过程中欺骗调查官),而几乎失掉自信,他自问:“自信是什么?”

很奇怪,“自信”这么一个从小学课本上就接触到的词,在武藤发问时,我的脑海中却没有明确的答案。作者也没有明说,但是等到他点醒你的时候,你又会觉得,嗯,原来自信在“他”身上真的是处处都有体现啊。

第二章里的故事也很有趣,有反转。

在文中,开头少年志朗和父亲的相处模式很奇怪,连称呼都很让人不解。

书里用了这样一句话来体现称呼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所体现的作用——正是因为相互不用敬称才会使人发生冲突。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或导火索,只要一直用不自然的言语,人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超出常态。对人的称呼上能够体现一种力量关系。

在这一章中也可以看到扮演调查官角色的阵内,做事给人一种不着调的感觉,比如他会“吐槽我们总不能成为所有少男少女的家长不是?”“应付应付就行,适可而止。一个人可不能一辈子都担起这样的责任。”

真的是让人觉得阵内好不负责啊!

但是,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阵内很受少年们的追捧。

我想是因为根植于阵内内心的是这样的想法——和少年打交道,可不是将什么心理学或社会学。他们不是统计数据,也不是数学公式、化学公式,不是吗?况且是个人都会觉得自独一无二。那种说谁像谁的话,我不敢恭维。我就受不了别人老说我像约翰·列侬。可是,有些调查官常常挂在嘴上的却是“啊,这孩子是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这和以前处理过的案子是同一个类型”。这样把孩子嵌进不同的型号里,孩子们会高兴得起来吗?这就像情人节里所有男同事都得到了巧克力,满心欢喜地打开,却发现是和其他人一样的人情巧克力。这都是一样的悲剧。我们不要悲剧。作为一个调查官,面对孩子就必须抱着“他和其他任何人都不相像,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孩子”的想法。

他在交流的过程中用了最纯粹的方式——你就是你。

在开导的过程中,志朗按照武藤的的吩咐在他交给他的书中挑出最喜欢的句子,他选的是这句——均分财产!清算旧账!重整人生!

他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有钱人应该分些财产给穷人。我觉得估计就真的是他们这个年纪才会这么想了。现实世界怎么可能做得到这样啊!不过,某种程度上,慈善就是类似这样子的吧。

而这句话为下面故事中志朗的所作所为做了很好的铺垫。

我个人是更喜欢武藤在听到这句话之后的感概——自打我们懂事起,这个世界上就已经有了贫富、美丑和境遇的差别。还没等我们记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开始。我能理解这种想说句“请等一下”的心情:请等一下,让人生重新从一张白纸开始,让我重整人生。

后面的内容没办法多说,多说就剧透了。但是我认为调查官这一角色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少年们青春期最容易误入歧途时,有大人来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很重要的。正如武藤所认为的有很多孩子就是苦于没人能倾听他们说话。

可是,别说是孩子了,我觉得大人也很需要有人听他们说话啊。

3

这一章以优子的视角,她的回忆来展开。那时她还是个大学生,她对于阵内当调查官这件事表示了深深的质疑。然而永濑却相反,他很期待阵内成为调查官,他觉得“像阵内那样的人,一定会把人们从歧途上拯救出来的。”

优子猜测永濑有这样的想法可能与一次“施舍”有关。

曾有位妇人看到失明的永濑,出于善意,她给了永濑钱。尽管永濑已经见怪不怪,但是优子还是在这种事情发生时为永濑感受到过剩的同情而感到忧郁。

但阵内不,他疑惑,“为什么只给你一个人?”,永濑解释可能是因为他是盲人,阵内听了却惊讶道“这个,和你收到钱不相干吧?”,甚至还很羡慕永濑能得到钱。

优子说听到阵内的“不相干”时心里十分舒畅,还看到永濑的笑容。

是因为阵内真的做到了平等对待吧。

第五章中也提到了阵内对贝斯也是同等对待呢!见到贝斯也会关心一句“你还好吗?”

在这一章节中阵内还因为表白失败失恋,阴差阳错地进了警察局。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跟他认为他一失恋世界就为他停止运转的想法有关。具体发生了什么还是看书吧。

4

这一章可以说是第二章的延续,它同样是以武藤的视角来叙述,但是在这一章中,武藤因为人事调动由处理少年案件转为处理家庭案件。

故事围绕武藤接手的家庭案件和阵内接手的少年案件展开。强调的是家庭教育、大人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

这一章里为阵内能当好调查官又做了一番描写。

在家庭法院的人喝酒聚会时,一群中年人指责,少年时不可能悔改的,“不可救药的家伙就是不可救药。让他们洗心革面,简直就是奇迹!”

阵内反驳“说少年法和家庭审判法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全的少年、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那都是骗人的。随它上面怎么写。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创造奇迹。仅此而已。”

阵内还说了很多,最后给出结论——追根到底,如果大人洁身自好,孩子怎么会学坏!

在这一章中真的可以看到一个表面虽然吊儿郎当不着调但却真心实意并用实际行动在改变少年的阵内。比如去少年打工的地方、邀请少年看自己的乐队演出……

这一章中武藤一句“阵内自信满满,不,应该说他就是用自信做出来的”向我们解释了自信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阵内那样,永远相信自己,即使别人有异议,我内心也不动摇,而且还要证明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被证实自己错了,也会接受事实。

虽然我觉得这是有点过度的自信,不是自负哦,自负会看不起别人的,阵内可不会这样。说不定像阵内这样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吧!不过我觉得阵内的自信里应该也有一丝固执吧。

5

最后一章以永濑的视角来叙述的。通过对永濑的心理描写,表现出了他内心的不安,他感觉贝斯哼哼的时候仿佛是给他警告——你可别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继续下去。未必会一直有人给你充当双眼,这个叫优子的人可能会离开你。别把你现在的日子当成普通生活。你最好认为现在是你的特殊时光。就算是我,也不知道能陪你到什么时候。

这一章我没有感觉到有其他什么特别的耶,感觉描写了一个开挂的永濑,即使眼睛看不见,也可以通过对周围声音、温度、气味等来判断发生了什么事。

还有就是他和优子秀了一把恩爱……

秀恩爱的情节不想说,反正这一章多的是,比如生日买个包包啊,优子打扮永濑啊……

就像永濑说的,这就是一段悠闲的小时光。

*结语

读的时候没有想很多,但是在写这个的时候发现,其实每一章都穿插了阵内在20岁左右时打了他父亲这件事,他极度讨厌他父亲的道貌岸然。或许正因为如此,阵内身上才会有那股孩子气,表里如一的孩子气。

我所认为的“孩子气”是在看过或经历过人生的不美好之后,仍能以一种孩子的心态去看待人生,而不是用孩子幼稚的行为举止去生活。

虽然阵内的行为举止有些还是挺幼稚的,但我觉得他是那个把“孩子气”最大限度保留下来的的人。

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案件,因为案件的进展、分析是阅读快感的主要来源,所以也不能说太多。下面是书里一些我比较有感触的句子。伊坂幸太郎的两本书我都很少会看到喜欢的句子,作者可能不想太直接的表达,很多想法他都是通过故事的情节来体现,让读者自己来感知。其实这挺好的,感知的东西永远比别人直接和你说要来的深刻。

*句子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或导火索,只要一直用不自然的言语,人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超出常态。对人的称呼上能够提现一种力量关系。

可是有很多孩子就是苦于没人能倾听他们说话。

自打我们懂事起,这个世界上就已经有了贫富、美丑和境遇的差别。还没等我们记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开始。我能理解这种想说句“请等一下”的心情:请等一下,让人生重新从一张白纸开始,让我重整人生。

黄金时代从来不会指现在。

这个“黄金时代”,说的应该是当时没感觉到,事后才感叹“那个时候真好”的时代吧。难道它存在于还未见到的未来之中吗?

人在经受打击之后,想要重整旗鼓,必定要靠自己擅长的方面。

谁也不喜欢让人把自己和别人混为一谈,不是吗?没有谁会乐意让人说他和别人很像的。

⊙如果那个别人比他优秀出彩,那么他就不会介意了吧

阵内,你可真喜欢干这种事啊,拿自己的主观推断去解释世界上发生的事情。

⊙可是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吗?

少年们心里想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瞎扯。

做父亲的显得没志气,自然会给孩子们相当大的打击。我接待过的少年里,有不少也有这种经历。这种伤害就等于给自己的一半基因贴上“劣等”的便签,让人受到根本性的侮辱。同时,伤害又会变成愤怒和沮丧,从而让他们自暴自弃。

注:⊙为我的个人想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