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幻灭
[法]巴尔扎克
[译]傅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记得上一次看巴尔扎克的书是小时候看的《欧也妮·葛朗台》,作为一本必读的外国经典文学来看的。再次看巴尔扎克的书是源于在阅读《黑天鹅》时某一章节中提到了这本书,而我对《幻灭》这本书没什么印象,事实也证明,这本小说的单行本没别的几部小说有名,在图书馆里也只能借到1980年印刷的版本。
看多了现代作品再回头看大师的作品,感觉是不一样的。文字能力显然是强很多,而且翻译的非常好,我在看的过程中一直在猜这位翻译是谁(因为书比较旧,借书卡的纸遮住了首页一部分,一开始没想着去看遮住部分的文字),最后快要看完的时候我才发现是傅雷翻译的,只能感叹,大师就是大师,不仅文字翻译的好,还给出了相当多的法国历史背景的注释,对于读者理解小说帮助非常的大。同时我之前的一些疑惑也得到解释了,尤其是语言上惯用的字,比如“象”指代我们现在的“像”,对一些人名的翻译也不同于现在,整本小说读下来除了讲的法国的故事,就没有译著常会出现的违和感,对傅雷老爷爷在翻译上的能力更加的崇拜和敬佩了,简直就是信达雅翻译的模板。
回到小说本身,故事主要讲的就是一位好高骛远的外省俊俏青年依靠贵族妇人从外省安古兰末到了巴黎,在巴黎从穷困潦倒到纸醉金迷再到穷困潦倒,最后落魄地回到安古兰末把家里的至亲又连累了一把,跟书名幻灭的内涵紧紧相扣。但穿插在故事主线里面的,有对当时历史背景的描述,如果有法国史基础的读者更容易理解,是在拿破仑时代之后,保王党和自由党竞争的时代;有对当时外省生活和巴黎生活的描述,细致到家具的陈列摆设、服饰的搭配、甚至是衣着的配色和贵族手上的小玩样。更是把当时的法律制度通过故事发生的脉络一一介绍,比如书报业的印刷发行执照制度、专利申请专利改良制度、票据贴现制度等等,对当时出版业行业内部潜规则的描述用了非常大的手笔。这些内容单拆开来看都是非常长学问的,作者把这些都揉合在一本小说里,足以可见作者的功力非凡,也不得不感叹,看文学大师的小说看到的不仅是故事,还有很多别的内容。光就对宴会服饰的描写,读者就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出那个场景,而服饰的配色,如果有心将这些内容画出来的话相信也会非常的精彩。还有对出版商在出版业中用的潜规则,控制记者等手段,描写的惟妙惟肖,这种手法把主人公玩的团团转,中间参与的每个人物都不可或缺,但也没有宣兵夺主。如果只是当作小说来读,还觉得挺可惜的,细究一下,里面有好多精彩的副线。
读多了现代人写的作品再回头读一些经典文学,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经典文学很厚,感觉节奏也很慢,但内容感觉会更深刻,也许这是经过长时间的筛选,留下的必定是经典。在这部小说里面,作者对每个人人物的描写和刻画都非常的深刻和精彩,就以主人公吕西安为例,整个故事里面,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他本性的体现,意志力弱、好高骛远、理想化、天真、想不劳而获等等,所有的行为发生都符合预设的性格,比如看中短期利益投靠报业做记者(后来又从自由派倒戈到保王派的报纸)、享受女演员高拉莉的物质生活、模仿妹夫大卫的签名开本票等等一系列没有原则的选择。对于其他人的描写也是如此,中间作者会借书中人的口对各个人物进行评论,但大部分的时候,对于人物的直白描写以及字里行间埋下的伏笔,就已经能够让读者自己去判断是非曲折。比起对人物性格的描写,作者对小说人物中并没有很多的价值判断,而是将这幅画面展现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