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拾贰的平行世界
亲们,好久不见,用这篇文章给大家问个好,距离我上次更新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一个月,我大概成了身边人眼中的失踪人口,因为心里不平静所以时常自己一个人去好远的地方,说起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为那天,我偷偷的去了南京,秦淮河边依然温暖,又走一遍自己第一次来南京时走过的路,突然发现,我好像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了……
02
说起我的家乡,那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鲁西北农村,我家代代农民,一代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仍记得我太爷爷常常用“仰头老婆低头汉”的俗谚来教育后辈,现在才知道,有些人那一弯腰就再也不能抬头去看这广阔的天了,一弯腰就可能是一生一世。长大后,突然看到一句话,很贴切,也很伤心,故乡山河壮丽,然而那里生活的人……
我的父母四十岁之前从未出过德州,而我小时候也是如此,觉得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在三爷爷家的小卖部,世界的尽头在前孙(我们镇),世上最好看的姑娘是在离家三公里之外,而外面的世界,对我来说只是藏着书里的遥远传说,庆幸的是,我爸教会了我看书,我也喜欢看书,书里藏着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和书者的人生,藏着每一个孩子仗剑天涯的梦。
我18岁之前从未离开家,离开家后来到的第一个地方是天津(我父母都已经年过半百,天津也是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了),天津站地下四层,大大小小的出口不计其数,如蛛网般错综复杂,而我之前从未去过离家超过四十公里的地方,连公交都不会坐,孤身一人,多年之后仍细思极恐。后来在津门一待几年,俨然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这座城市还有我的亲人,她不像北上广深那么繁华,天津人小富即安热爱生活,不匆忙,不急躁,城市很暖。
我这一生看的第一本书是《说岳全传》,所以我从小时候梦想就是去一趟杭州栖霞岭拜祭一下岳武穆,2015年的冬天,我瞒着所有人偷偷地一路南下,没想到,我就这样无巧不巧的认识了另一座城市——南京,现在想起来,这座城市可以说改变了我的生命,她特殊的城市气质告诉了我,一座城市竟然可以用这么沉稳大方的方式感染人,让我真正的去相信这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地方等着我们去发现,如果说,那次出门的勇气是岳飞给的,那么这些年那天涯海角的勇敢则是南京给的,跟梁静茹也没什么关系。
03
我高中时曾尝试写过小说,当时小小的自己已经可以凭借自己的天马行空获取一份极其微薄的的收入,只是岁月兵荒马乱,我落荒而逃。命运兜兜转转,2017年的那个春天,我再次拾起了笔,从微信公众平台写起……
最早知道是大冰哥哥的几本书和大冰的小屋是因为洋菇凉偶然提起,书里的“平行世界”让我突然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模样,那时候大冰的小屋还没有来到济南,我也曾为此一腔孤勇的去了江南分舵,只是在那尚不能养活自己的时代那“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的人生终究是种奢望,毕竟时光残忍,我们平凡,也许我们并不能靠理想和情怀吃饭,但这并不妨碍我靠手艺吃饭,让理想活着……
4
如果现在让平凡的我选择一份工作,我会选择一份挣钱最多的,我会尊重的我的工作,毕竟是它让我活在那个世界上,也让我理想的生活存在于我的世界里,我也会努力读书,努力成长,也许在多年后一个温暖的午后,在一个陌生城市的阳光下我突然发觉自己真的能够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了。也许多年后,我老了,在老家的门口晒着太阳,我哪也去不了了,我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像理想中那样活着了,不过,那也没有遗憾了。少年时,我曾努力为理想奋斗。青年之后,努力工作,努力读书,我让自己活着,也让理想活着,我做了自己能做一切,我知道自己农历丙子年九月初八出生,我也知道我为什么出生,我一生不亏欠别人,更不亏欠自己。
这段话是我写的《活着,要对得起自己》的一段话,想起来已经两年半过去了,让我庆幸的是,我的理想一直存活在我的生命里里,两年半前自己说的基本也都做到了,好好工作,也好好读书,用心做好生命里每一件事,同时去走更远的路,去见更多有趣的人,一点点让自己安静下来,沉淀下来......
两年半的时间,我从这个公众号写起,到后来,一点点认识更多的人,慢慢的去走上更多的平台,开始获取一份份微薄的收入,我的个人属性一天天强大起来,强大到可以和自己的社会属性分庭抗礼,也终于可以不用再躲在角落里卑微的活着,在这个可以养活自己的年纪里,我终于有了底气把两个世界摆在同一个席面上吃饭,有了相同的地位和话语权,毕竟,背包远行时的林拾贰不再依附于上班的收入,我用着自己写文章的钱去远行,走更远的路,见更多的人,读更多的书,也就能写出更好的文章,我可以用铁路职工的身份活着,也可以用林拾贰的身份活着,两个世界相互平行,经济独立,泾渭分明,没有依附,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
终
南京的梧桐依然透着这座城市的沉稳自然和大方,秦淮河边午后的阳光很暖,把少年来时的路再走一遍,某一刻少年突然抬起了头,遇见了那个拥有了平行世界的人……
文章写完了,愿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亲们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祝亲们一切都好。
你的故事
是否可以讲给我听
你来,我们就是朋友
林拾贰
癫狂工科男
二手铁路工人
背包客
用文字治愈伤痛
让故事种满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