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书笔记

2021-06-23  本文已影响0人  StellaLou

《人间失格》的意思,是丧失做人的资格。误打误撞看到这本书,我看过之后有一种很微妙的心情,不知道怎么去叙述它评价它,甚至让人内心很压抑,在写读书笔记之前,我还是很担心有些人看这种书籍会钻牛角尖,沉浸在作者的悲伤情绪中,代入自己的过往经历而不能自拔。不建议抑郁的人看这本书,不建议心理不成熟或脆弱的人看这本书。

日本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是擅长写这些比较负面、压抑、很悲很绝望文字的,包括之前追过两部剧和一个电影,名叫《昼颜》。

看完书之后翻看一些书评知道原来作者是在写完这本书的同年自杀的,虽然会很惋惜,但是感觉这本书写下来,作者恐怕再难写出超越它的著作。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魅力存在于他是一个一直在挣扎,一直在努力活下去,小心翼翼地扮成丑角讨好他人,过度敏感,畏畏缩缩,连幸福都不敢接受,总是会想要去死,但又被一些细微的看起来美好的事物牵绊,整本故事一直笼罩在一个再再而三的自杀经历,死亡和生存的阴影下,在生与死之间挣扎,所以才会让很多读者产生共鸣,人类是软弱和愚蠢的。

可能作为女性读者的角度来看,主人公是个渣男,为了所谓的文学精神,婚内出轨、抛妻弃子、教唆自杀等等,每一条罪责放在现代社会中都会是被人所不耻的行为。但是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的感觉,太宰治是一个非常天才的作家,虽然主人公算不上一个好人,甚至没有任何良好的品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可他有自己的方式,绝望但又催人向上,反映出人性阴暗的一面,也体现出了很多无奈,是一本值得去读的好书,但不适合所有人都读。

我也想过一件事情,人为什么要有悲伤这个情绪?仅仅只有喜悦快乐不好吗?

可后来觉得,我们除了喜悦和快乐以外,也需要有悲伤。因为只有感受到了悲伤痛苦,才能明白喜悦和快乐带来的美好。但是可能有些抑郁情绪的人,他们只能感受到悲伤,或者只愿意感受悲伤,沉溺在自己的悲伤中不能自拔,正常人可能不太理解,每天到了晚上开始痛苦,开始流泪,开始写诗,开始喝酒,这对他们来说是度过一天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从神经学角度来讲,悲伤可能刺激我们激发产生内啡肽,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很享受的愉悦感,虽然这个愉悦感自身是不愿意去承认的,但是喜欢感受悲伤的人还是愿意一次一次的感受这份愉悦感。在快乐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全世界人类都快乐,但陷入到某一种悲剧和悲伤情绪的时候,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没有我悲惨。

偶然间发现的一段话,假如我们在不断地思考自己的不幸的时候,我们思考的不是我有多不幸,而是站在一个世界意识的角度,看到我有多不幸。它是基于一个宏大的架构上面,对于某一个个体的同情,从而产生巨大的美感

当悲伤的情绪让人产生美感,会让人一次次的想要去尝试,当再也感受不到快乐时,但它也会把人带领走向另外一条路,就是抑郁。

听到过一种比喻,人类可能有两种生长方向,我们看一样的书,吃一样的东西,经历一样的事情,但每个人都会有抉择的方向,有些人向上生长,有些人向下生长,向上生长的人从土地里面汲取养分,然后拼命地朝着天空生长他能接触到阳光,不好的东西便被抛弃掉了,而向下生长的人也汲取养分,但他是不断地在黑暗里面待着,不愿意去接触阳光,所以当向上生长的人遇到一些事情,向下生长的人就会没兴趣,因为他们只对黑暗里的东西感兴趣,还有一类人是在选择向上还是向下,而我应该是存在的这第三类人。

小说中主人公,其实是太宰治自己的一个形象,如同半自传的一种写法,讲了一个人从小到青年到中年的三张照片,借着这三张照片开始来说他的短暂生活,首先他说我过得是一种充满耻辱的生活。在这里,对于一个非常敏感的人来说,其实并不代表他的生活真的有多少耻辱,而是反映的是他自己内在的怯弱,但这种怯弱让他产生了非常强的羞愧感,像是被人洞察了。对于容易陷入悲伤的人来说,他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过度感知,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极度敏感的人,他说对于我来说,所谓人的生活是难以捉摸的。在主人公一开篇就讲到了人类,而不是讲关于我,这就跟明显他是陷入了一种悲伤的情绪中,从一个世界意志的角度去观察人类。

在这里可能会觉得主人公过着一个很不好的生活,但其实他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他从小到大有很多人爱他,从小体弱多病,家里面的人把他照顾的很好,而在主人公当时的这个年代历史背景下,是日本非常贫穷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可以养很多孩子还衣食无忧,还可以吃到蛋糕面包和零食。但就是在这样的生活里普通的床单枕套被套不过是一些实用品而已,这件事情会让他感到黯然神伤,一日三餐吃着米饭,他又会觉得压抑,对于不吃饭就会饿死这句话,在他听来无异于一种讨厌的恐吓,他自己的幸福观和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观不符,这使他深感不安,并因为此种不安二每夜辗转难眠,呻吟不止,乃至精神发狂,究竟是不是幸福呢,他从小被人们称为幸福之人,可他总觉得自己深陷于地狱之中,反倒认为那些说他幸福的人远比他更快乐,让他望尘莫及。

悲伤是不需要根源不需要事实,如果有了事实,你的悲伤会更加加剧,悲伤是一种自己去寻找的情绪,每个人都拥有从悲伤中挣脱出来的能力,但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嘴上说着我不想要痛苦,不想要眼泪,但事实上我们又会一次又一次的去尝试这个东西,把自己处于一个很悲伤的地步,仿佛被全世界背叛了。

他其实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非常的痛苦,具有很多的不安和恐惧,与别人无从交谈不知道该怎么说,所以他从小想到一个办法,作为一个小孩,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搞笑,说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尽管我对人类满腹恐惧,但却怎么也没发对人类死心。所以他变成了一个很搞笑的人,特别无厘头的装出各种各样的一个情况,去取悦身边的人。看到这里,我会想起自己,每当作为一个取悦型人格时,时常会做出一些让别人很放松很开心的举动,反而自己是沉浸在悲伤中的。所谓的喜剧、快乐、幽默这些事情说白了,就是对人类的一个求爱,对人类的一个取悦,反倒是经常喊着我不想活了,我要死了,我很难过经常抱怨的那些人,发泄完情绪之后却没有事情,最恐怖的反而是每天都很开心,嘴上挂着没事的人,内心里面藏着很深很深的悲伤。

“他说我对人类畏惧不已并因这种畏惧而战栗,对自己作为人类一员的言行也毫无自信,只能将精神上的忧郁和过敏封存起来,伪装成天真无邪的乐天外表,把自己一步一步的彻底打磨成搞笑的畸形人。对于别人赠与的东西,怎么样都行,反正这世上不可能有什么让我快乐的东西,同时只要是别人赠予我的东西,无论它多么不和我的口味,也是不能拒绝的,对讨厌的事不能说讨厌,而对喜欢的事呢,也是一样,如同战战兢兢的行窃一般,我只是拒绝到一种苦涩的滋味,因难以名状的恐惧感二痛苦挣扎,总之我甚至缺乏力量在喜欢和厌恶之间择取其一,在我看来多年以后正是这种性格,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导致了我那种充满耻辱的人生。”

读完这段话,一个向下生长的人,他的过度感知基于一个悲伤的一个思虑当中,所看到的事物是这样的,比如一个非常非常让你讨厌的东西放在你面前,其实你是可以说拒绝的,但是很多人说不了,世界上有很多人是不能拒绝,不会拒绝,无法拒绝,拒绝所带来的不会有后果,但是说出拒绝的时候那种羞耻感催逼着他是没有办法去张口拒绝的,这就是喜欢的东西没有办法说就喜欢,因为他过度地感知到了对方,如果自己说我喜欢什么东西,那么赠与的那个人的任何一个微笑和一个微表情都会在他的脑海里面展开成一系列的事件。精神世界的过度感知会把人变得很敏锐,有时候感知到的是对的,有时候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而这种敏锐,是有害的。相对于来说我的共情能力很强,有时候看到一本书和看一部电视剧,很容易陷入到他的情绪里面去,这就是很有害的。

正当我要暗自庆幸自己已经成功隐藏了本性时,却意外被人看破。那个看透我的人竟然是班上身体最弱的家伙,他的脸色涨青,身上的衣服仿佛是父亲或哥哥穿剩下的,上衣袖子特别长,像圣德太子的衣袖。成绩不怎么样,训练或做操时,他总像个在旁边见习的白痴。连我这样小心翼翼的人都觉得没必要提防他。

那一天在体操课上,那个学生(姓什么我早忘了,只记得名叫竹一),就是那个竹一像往常一样在旁边见习,我们则被要求在一边练习单杠。我尽可能假装一副严肃的表情,“啊”的一声大叫,朝着单杠像跳远似的猛地一扑,一屁股摔在沙地上,完全是我计划好的失败。果然大家大笑起来,我也一边苦笑,一边拍掉裤子上的沙土。这时竹一不知何时站到了我身旁,戳了戳我的背,低声说道:“故意的,故意的。”

我吓坏了,做梦也没想到我故意失败的伎俩竟会被竹一识破,一瞬间我仿佛看到地狱业火熊熊燃烧包围了整个世界。我“哇”的一声叫了出来,拼命抑制住近乎疯狂的心情。

那以后每一天,我都在不安与恐怖中煎熬。表面上还像往常一样扮演着可悲的小丑娱乐大家,但一想到做什么都会被竹一轻易识破就禁不住叹气。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告诉别人,想到这儿我不禁额冒冷汗,用疯子般的怪异眼神,慌里慌张地四下张望。如果可以,真想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监视竹一,防止他泄露秘密。我一直缠着他,努力让他相信我的滑稽是货真价实不是“故意”为之,如果有机会甚至希望成为他独一无二的朋友。如果都不行,我甚至期盼他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但我从未想过杀他。活到这么大,我倒是曾有几次希望自己被杀,却从未想过杀别人。或许是因为潜意识认为杀他反倒给予了对方幸福。

这段话写了当有一个人揭穿他的秘密时,虽然只是他自以为别人揭穿了他的秘密,他瞬间变成了每一天都在不安和恐惧中,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不安和恐惧不是外界的刺激给他的,而是他需要的,他找到了那个能够让他产生不安和恐惧的东西,他一直再找一个能够揭穿他真相的人,反而他和这个揭穿他的同学成为了好朋友。后来他们一起画画,画怪物,越是恐惧人类的人,反而越是渴望亲眼看到可怕的妖怪,就像越是胆怯神经的人越是祈求暴风雨来得更猛烈。这群艺术家被叫作人的怪物深深伤害威胁,最终将幻影信以为真,在白天的自然中看到栩栩如生的妖怪。然而他们不会假扮小丑来掩饰,而是努力表现出自己亲眼所见,大胆地画出竹一所谓的“怪物的画”。

后来主人公因为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怎么缺钱,然后就喝酒、去夜店、风月场所,找很多的狐朋狗友去参加很多的聚会等等,他可以从自己的父亲那边每个月拿到很多钱,包括是等到后面和父亲决裂之后,他的哥哥和很多人也可以给他很多钱,后来就开始不断地和各种各样的女人同居,有一次和一个女人同居,记忆中叫常子,他和常子两个人一起躺在床上,听着常子讲自己家里面的一些事情,讲了一大段他都没有怎么去听,都是当耳旁风一样,直到常子说了一句“好寂寞啊”他说比起女人连篇累牍的痛说家世,倒不如那一声叹息能引起我更多共鸣。尽管我一直这样期待着,但奇怪的是,我未曾从这世上的女人那里听到一次这样的叹息。然而虽然这个女人没说“好寂寞”,但她身体被无言而深刻的寂寞笼罩着,那寂寞仿佛是一股一寸宽的气流。一靠近她我的身体也会被这股气流包围,而我自己身上那种阴郁的气流与她的完美融合,仿佛“枯叶落到水底的岩石上”般,我也终于从恐怖与不安中解脱出来。

后来主人公和常子相约去自杀,然后双双纵身跳进了海水里面,女人死掉了,而他却得救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他活下来对他来说是人生的一种不幸,他的感知里面可能是觉得自己的感受受到耻辱的人生又延长了。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无名的漫画家,而且被这个学校给开除了,之后搬到了比目鱼家的二层,一间三张榻榻米大小的房间。老家每月给我寄来一点点钱,还不是直接给我而是先偷偷寄给比目鱼(据说是家里哥哥们瞒着父亲寄来的)。除此之外,我与老家的联系完全断了。比目鱼完全变了人,总是一副不痛快的样子,无论我怎么讨好赔笑,他都黑着脸。所谓人哪,翻脸比翻书还快,真卑鄙,不,是滑稽可笑。自从住进这个家,连表演的想法都没有,只是每天苟且在比目鱼和小伙子蔑视的目光下。比目鱼似乎尽量避免与我敞开心扉畅谈,我也无意追着比目鱼倾诉什么,基本上彻底成为一个傻呵呵的食客。

在这个过程中,周围还是有很多人想要去照顾他,希望他走上一条重新做人的道路,有一天当房东问他想要做什么,他一咬牙就说了出来想要做画家,被房东缩着脖子一阵耻笑,他当时那皎洁的面影让他记忆犹新,那笑的面影里潜藏着一种近于轻蔑却又不同于轻蔑的东西,倘若把人世间比作大海,那么这神情就是摇曳在万丈海底角落的奇特幻影。那一笑,猛然让我窥见成人生活的奥秘。

其实非常多的人其实是在别人的态度中生活着,后来我不断反思这样的事情,发现其实是人际之间的一种创造,比如我以前很爱吃酸辣粉,喜欢吃夜宵,但是以为某些原因,再也没有碰过这些东西,所以我们不断地在被人际关系改变,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不同的力,这个力的改变你的命运的途径,我们作为一个别人情绪的受体,我们整个性格的养成,我们整个自己的思考方式,决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说羞辱感这个事情,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阻碍,他感受到这件事情会给我带来羞辱感,我就不做了,但对有些人来说,羞辱感这件事情是一个动力,如果这件事情做不好,有一个很强的羞辱感,可能会去冲破它,它是人世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丧失了一种能力,但是这种能力督促我认为未来某一种负面情绪他只能推动我向前,不能够在阻止我。人和人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一个节点,当我们去思索,反思,不断地重新验证自我的时候,我们会找到那个节点。

之后主人公遇到了良子,和良子结婚了,他结婚之后还是和堀木两个人一起玩,还是住在了一个木质的两层公寓里面,在有一天的晚上,他和堀木两个人在喝酒,喝完酒回到房间后发现自己的妻子良子再被一个人侵犯,这个人是一个来良子店里做生意的商人,他就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妻子被人侵犯之后,对于他的整个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他说对纯洁无瑕和对于唯一值得依赖的美好品质,都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虑,所有的事情对他就像是永不止息的冲击海岸的波浪不同,后来他开始喝酒,甚至吞了很多安眠药自杀,自杀又被人救了回来之后和自己的妻子良子分手了,接下来的整个生活又变成了一个和禁药有关,喝酒有关和上瘾性反应有关,整个生活里面就开始了药品,包括毒瘾。开始不断地去寻求各种各样的刺激和麻木。

当我们被悲伤的事情一次一次的反复侵袭之后,这种高度的刺激带给我们一种没有办法再去寻找其他的愉悦感,在这种状况之下,只能去借助酒精的麻醉,借助一些非常不好的嗜好,然后反复的再去感受到那些不良嗜好所带给自己的那种刺激,在这种状态之下,他终于发现自己的已经丧失了做人的资格,也彻底地变得再也不是人了,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废物,才二十七岁,白发明显变多,一般人看我这副样子还以为我四十多岁。

其实他成为这样的人,和他父亲也有关系,他从小是由姑妈和阿竹带大,且与哥哥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反而与姐姐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他与父亲之间总是存在着隔阂,在《回忆》一文当中有对父亲的描述:“我父亲是个大忙人,平时几乎不回家,即使回到家里也不跟孩子们在一起。我很怕自己的父亲。”“父亲背对着阳光,黑黑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一想到当时那恐怖的情景,我至今都不寒而栗。”所以没有人教过他如何成为一名父亲,这也是为何他一直在逃避作为父亲的责任,选择所谓的“道义”来掩饰自己。

这本书看到最后,我认为这本书有毒的一点是真的会容易对号入座,因为书中提到的,不管内心多么挣扎,总要做出一副快乐的模样,这和现在我们中太多人的面貌太像了,原本不愿意参加很多的社交场合,却不得不与他人接触,因此需要伪装自己,甚至是扮演小丑取悦他人。主人公长期这样做,甚至和枕边的人、最亲密的朋友都这样做,再加上本来的内心的抑郁和迫害妄想症,最后的下场是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难以承受,主人公便消极地选择自杀、酗酒、吸毒来了结自己,似乎这样的处境是无解的。这实在是有点PUA内味了,看了真的是浑身难受。这本书的内心描写丰富,有洞察人性的意味,当人性被洞察后,主人公却给出了这样的处理方法,实在难以苟同。

极度敏感的人并不是像人们想象中那样不堪,人们对于敏感有些极大的误解,认为敏感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在我看来极度敏感的人天赋异禀,是正常人格中包含的一种特征,他们有着异于常人的洞察力,能想到常人所不能顾及到的地方,聪明、善于观察、心思缜密,能体会他人情绪的变化,发现异样和潜在的危机,更完整细致的处理各种消极和激励的信息,富有同情心,具有创造力,容易产生灵感,考虑周全,喜欢自我反省,促使自己改变,但也容易自我否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