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的过程
To:伊
明察秋毫的洞察力,使人认识更加精细清晰的世界,认识周围的事物,所以发现问题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发现问题是可喜的,它使得我们不再浑浑噩噩,闭门造车,避免做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
但解决问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时间来试错的。我们不谈试错,就说即便是完成正确的决策与措施,往往也不是特效药。也不是一般认识中的发现敌人,嘭,一枪打出去,敌人应声得倒——更多的是需要让子弹飞一会。
这还真不是说努力增强执行力就可以改善的,因为人和世界都不是为了执行这次“操作”所定制的“定制机”。他们沿着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运行着。
就像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引起的汽油价格上升,按照“一枪就倒”的思路来看,汽油价格上涨,那么汽油的消耗量理应下降,但现实是在短期内汽油需求量并未降低。大概在十个月后,汽油的需求量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这背后的事实是市场需要反应的时间,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汽油涨价势必会造成自己的成本上升,但是由于消费习惯和可替代产品的延时,比如购买更节能的汽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都需要时间来购买或养成习惯。所以导致现象的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大家没有经济的观念而导致浪费,而是因为他们综合考虑选择的是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舒适性,机会成本,和其他约束条件)。
市场如此,人也是如此,人在接受新的或者改变旧的的事物时,也并非一蹴而就的,更深的层面是要和现有知识(也许是潜意识的)进行融合,如果为了接受新的或者改变旧的,而将原有的“内存”格式化删除,往往是傻子的做法。这种方式较为极端,生活中更多的是追求快而导致了,没有让其新旧自然融合,而强行组装,由于不清楚每个人思想的内部结构,结果往往也是悲剧的。
就像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他们在过去几十年的策略是,减少产量,提高价格。因为石油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所以他们的总收益是增加的。这是市场做出的应激反应,而他们沿用这个策略,一路缩减产能,使的石油价格飞升,他们也赚的盆满锅满。但市场也做出了进一步的反应,随着价格的上升,很多非OPEC成员国,开始增加石油产能,人们开始寻找是有的替代品。随着溶剂和需求的变化,石油价格开始一路回落,导致OPEC成员国分崩离析。OPEC的减产策略不能一直保持石油高价格的原因是市场做出的长期反应的结果。反应的过程虽然漫长的。。。
从更高和更远的角度看待问题,我们才能看到长期和短期效益。我们追求短期,它便给我们短期反应,追求长期他会给我们长期的反应。
虽然反应的过程都是长路漫漫,但它时时刻刻都在改变,就像今天的一个人购买了省油的汽车,或坐上了公交出行,他带来的改变微乎其微,但却是润物细无声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改变,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