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比什么其他都重要的素质,那就是干一行爱一行。
军营之初就有“爱岗敬业”教育,特别是在新兵下连期间,每个新战友都在憧憬着自己能分到一个好连队,一个好的工作岗位。
作为新兵排长的我却知道,最初的岗位有着一些偶然性,可是每个战士的成长进步却有着必然性。
我自己就是从新兵过来的,我太清楚一个新战士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军人,需要经历什么步骤,具备哪些品质。
那些思想素质、军事素质都很过硬的战士,早就有那些各方面都很好的班排长盯着,早早的都开始做连队干部的思想工作,希望自己能分到几个好苗子。
那些各方面素质稍微有点缺陷的战友,连队干部也都有考虑,会尽量结合实际情况,给他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
两三年的军营生活,有的人就是听话照做,能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很快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以至于快速的成为“明白人、活字典”的也很多。毕竟任何一个岗位对于年轻人而言,只要你真的钻研,你总是可以比普通人干的更好一些。我自己在部队期间,除了常规的军事业务比武之外,也参加过一些后勤、装备等方面的业务比赛。在准备的过程中,你就有机会被自己连队,甚至营队里的各路高手亲自训练和指点,那么你的业务素质就会突飞猛进,明显高于同年入伍的战友。即便是在高级别的比武中惜败,你也增加了业务技能和信心,这种成长进步的机会就尤为显得难得。
你看到生活中身边的那些当过兵的人,做一些事情标准很高,还显得有点桀骜不驯的,一般都是被高手锤炼过,有一点经历的人。他们见过高水平的人和业务之后,那种见识和标准就下不来了,总觉得没有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极致标准就不好意思,就会反复思考,反复的琢磨完善,最终给你的结果就是他们的要求很高。
我自己就是一个“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人,在军营十几年我从事过很多岗位和专业,我自认为都可以做的很好,就是领导满意,战友服气。
从部队转业回来之后,我从来就没有觉得什么是专业性,什么是行业限制。只要工作需求,我就会自己主动钻研学习,自己搞不明白的时候就请教别人。所以也在跟多岗位上做到了上级放心,同事开心,自己舒心。开展了工作,拓展了人脉,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解决了问题,增强了自信。无论是最初的边界管理,还是后来的文字工作,以及非税收入管理,和当下的项目建设,我都开展的有声有色得心应手。
当然在工作岗位和任务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我也经常使用终极问题,毕竟“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的道理放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是我们干事创业开着工作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