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张纸条(事)解词/可以删除吗观点意思表达效果假设/赏析/人

2024-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生命中最美的是成长

上初中,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薄,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犹豫之后,我从抽屉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 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 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我如法炮制。当我再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 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爱你,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瞬间,(我的脸火辣辣的,狠狠地咬着嘴唇,眼神左躲右闪,一时间手足无措。)思考片刻,我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痴迷:本指痴爱、着迷,文中指"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入迷的地步。

盼望:本指期盼,渴望,文中指“我”...。

惭愧:本指羞愧、愧疚,文中指“我”偷偷拿钱买书感到愧疚。

2.加点词“梦寐以求”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1.不可以

2.本指做梦都想拥有。文中指"我"买回了做…

3.表达了"我"对《格林童话》的痴迷;

4.如果删除了,就没有原文的表达效果了。

1.观点2.意思3.表达效果4.假设

3.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体会到了“我”怎样的情感?(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1.运用了神态描写;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手足无措的样子; 3.表达了"我"的羞愧之情。

1.手法(描写/修辞)

2.特点

3.情感

4.你觉得文中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人?(文中找/体会)

通过父母发现孩子拿钱买书,写纸条教育孩子的事,可以看出父母是爱孩子、相信孩子、包容、教育有方的人。

1.事件

2.人物形象

5.如何理解“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句子含义(中心)

1.父母写在留言条上的话能在我以后做事时给我提示。

2.在我做错事后,爸妈对我的爱、信任和包容给了我尊严。

1.表层含义

2.深层含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