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 笑来写作课练笔之《语言学的邀请》
作业2:《语言学的邀请》第1章第2节
阅读内容:
1.2 合作
当有人对你大叫“小心!”时,你就赶快一跳,从而没有被一辆汽车撞倒,你之所以能够没有受伤,靠的是大多数高等动物所共有的一种赖以生存的合作方式——用声音互通信息。你并没有看到那辆汽车朝你开来,可是别人却看到了,他就发出某些声音,将他惊惶的心情传递给你。换句话说,虽然你的精神系统没有记下这种危机,你却因为别人的神经系统已有的记录而得救了。在那一刹那间,你有了你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两个神经系统的帮助,所以占了便宜。
事实上,当我们听到别人发声,或是看到写在纸上代表这些声音的文字时,我们多半都是在吸取别人的经验,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显然,愈是能够利用别人的神经系统来补益自身的人,也就愈加容易生存。当然,在一个集团中,习惯于用声音相互合作帮忙的分子愈多,全体的得益也就愈多(不过得益大小或多少自然也会受到该集团内社会组织能力和成员自身能力的限制)。飞禽走兽都是同类合群居住,一找到食物或是受到惊吓就会叫喊出声。事实上,合群居住之所以成为人类与禽兽自卫的生存的方法之一,主要原因是整合统一的神经系统,次要原因才是整合统一体力。我们几乎可以将一切社会组织,不论是人类的还是禽兽的,都视为许多神经系统大规模的合作。
禽兽能够发出的叫声极为有限,人类用来表示并报告他们神经系统内的反应的各种声音——也就是语言——却是异常复杂。人类的语言是从禽兽的叫喊声发展而来,但是比起那些禽兽的叫喊声却不知要灵活善变多少。有了语言,我们不但能够报告我们神经系统内许多种繁复的反应和变化,还可以转发这些报告。当一只野兽叫嗥的时候,它可以使另一只野兽也感到惊惶,或是起了模仿之心,因此也叫嗥起来。可是这第二只野兽的叫声里,并不能说出为什么它会跟着第一只野兽叫嗥。但是,当一个人说“我看到一条河”时,第二个人可以说“他说他看见一条河”——这就是报告别人的报告。以此类推,可以一层层地报告下去。总而言之,语言可以用来叙述语言。
在这一点上,人类的发声机制与禽兽的叫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按要求完成以下作业:
1、请用划词的方法逐字阅读本段内容。(可以划词后拍照、截图,上传图片,若实在不方便也可以不提交,完成就好)
2、根据本段内容,找出人类语言的优势有哪些。
生存需要合作,大多数高等动物所共有的一种赖以生存的合作方式——用声音互通信息,通过声音学习经验,不断进步。所以古时候人类和动物群居生活,正是利用群体的神经系统和体力的整合统一,来求生存。
现代社会,一个组织靠声音相互合作帮忙的分子愈多,全体的得益也就愈多。表现为:善于沟通和学习成长的组织成员越多,这个组织就发展越快越强大。
人类语言优异于动物的一点是:我们不但能够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感所察(即神经系统内繁复的反应和变化),还能够将这些所思所感所察转发出去,即用语言描述语言。
3、请分享一个你自己的或他人的,用声音互通信息来达成合作的例子。
女儿每天听历史故事,就是前人的信息、经验通过文字流传到现代,再通过讲述者的声音传递到孩子们的耳中。
比如平哥的《三国群英传》,他读了诸葛孔明的出师表的内容,这是转述;他表达了自己对出师表的看法,这是报告。
女儿通过这些表达和转述,懂得了人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也懂得亲近诚信品德优秀的同伴。这就是“利用别人的神经系统来补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