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从没有想过,会以这样的心情回到故乡。
01
依然记得,上一次回来还是奶奶去世的时候,刚好是大学毕业的那年。那年夏天,正在上海进行毕业实习,突然接到奶奶离世的噩耗,内心并没有觉得震惊和难过。只是觉得非常可惜,毕竟冬天她熬过去了,竟然没能挺过夏天。
02
奶奶在我刚上大一时被检查出高血压中风。刚开始,只是左边的胳膊失去行动能力,后来就发展到整个右侧的身躯瘫痪。碍于行动不便,在外打工的父亲,也不得不辞去工作,赶回家照顾她。
03
奶奶总共生了六个女儿两个儿子,在我们家乡一直都有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封建流俗。可是直到死的那天,奶奶都没有明白养儿防老的真正含义,毕竟在临死之前,她那从始至终最疼爱的小儿子,都未曾出现过。她是生了第五个女儿后,才终于迎来了我的父亲。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女儿,最后生了我的小叔——第二个儿子。在她还活着的岁月,我不止一次听她念叨她的小儿子,那个在她所有的儿女中,她认为最有疼爱的那一个,那种疼爱是偏执而且毫无理由的。
04
那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叔,年轻时走了很多弯路,但却一直被原谅。小叔在他所有的兄弟姐妹里,受过最好的教育,读过很多书,不过却未能某得一份公职。最开始的在家乡做粮食倒卖生意,没挣到钱又改做运输生意,但是交友不慎车被人盗卖,两次失败导致整个大家庭都被他拖累。也许是为奋发图强,也许是愧疚难当,最后他一走了之杳无音讯,只知道是南下了。他走的时候,我正在上小学五年级,再一次见到他时,我已经读初一了,那次他临走的时候给我了10块钱。
05
小叔不在家的那几年,我听说了更多关于他的事情。很难定义小叔是一个怎样的人,只知道他年轻时聪明好学,被家族寄予厚望,而且他广交朋友,他在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吆五喝六聚集一大帮人在家吃吃喝喝,跑了一辈子江湖的爷爷,对此不仅不反感,而且背地里还暗暗支持,最有力的证据是,小叔上学时的生活费,往往比正常开销需要的多出很多。
06
爷爷奶奶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后事,一定要生两个儿子,负责为他们养老送终。可是从爷爷去世再到奶奶去世,小叔在家的次数是屈指可数。就是在爷爷去世的那天,我都没能再见到小叔回过家。据说是在外出了事,不方便回来。爷爷死的并不突然,几年前就已经被查出胃癌晚期,然而他是个意志坚强的人,那个时候还没有化疗,在病情严重恶化的最后一段日子,他吃什么吐什么。在他疼痛难受意识模糊的时候,他总要问,小叔回来了吗,小叔成了他撑下去的救命稻草,亲戚们都认为他是留下了只属于小叔的遗产。
07
爷爷的丧事是爸妈一手操办的,按照生前爷爷奶奶的安排,爷爷的后事理应由小叔来办,可是既然人没有回来,那也不能不办,我妈本来就是一个计较的人,当时为这事还和我爸有一点小争执,我妈觉得,无论谁办,都应该先和小叔有个商量,请多少人花多少钱得算算,毕竟是两家人,然而我爸一厢情愿的认为,小叔人不在也联系不上,丧事不等人,以后奶奶的丧事交由小叔负责,都是一回事。
08
谁也不曾想到,六年之后,奶奶去世了,奶奶的丧事还是落到了爸爸的身上。因为在奶奶瘫痪的这几年,一直是父亲在照顾,叔叔是常年在外以事业赚钱为重外家中无人的,叔叔得知奶奶去世的消息时,他正带着他的老婆孩子在国外参加夏令营,等他回来的时候,人都入土几天了。
09
在奶奶去世的四年之后,他召集所有的亲戚说应该给爸妈修一下祖坟,说是会带来好运,做生意更顺风顺水。家里人都知道他这几年做生意赚了钱,反正不用出钱出力,也是该缅怀缅怀逝去的亲人了。
10
我也算是响应召唤再次回到这久别的故乡,走在熟悉的小路上,爬过孤独的山头,一大家族人看着满是杂草的荒坟,谈笑着议论着该如何修葺坟茔如何树立墓碑,而我却不知道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