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火

读《礼拜二午睡时刻》

2023-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L文苓

小说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小说主要写了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去远镇的公墓祭拜被当作小偷打死的儿子,在礼拜二午睡时刻找神父拿公墓钥匙,然后被许多人围观,母亲无视人群和炎热的天气,带着女儿坦然地走向墓地。

作者为何要取名为《礼拜二午睡时刻》,那位母亲为何要在礼拜二去祭拜被打死的儿子?

小说交代了卡洛斯·森特诺是上个礼拜一凌晨三点被寡妇雷薇卡太太当作小偷打死的,也就是说他死去了刚好是一个星期的时间,那么根据佛教传说,人死后会有“头七”,逝去的亲人会回来,会托梦。所以他的母亲赶在“头七”来为他“祈祷”是合理的。

午睡时刻?既然是选择了那一天,为什么又要选择最热,大家都午睡的时刻去找神父拿钥匙呢?通常作者的题目具备一定意义,午睡,那么就会被唤醒,从睡梦中唤醒或者从精神上唤醒。

有句流行语: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那么这篇小说有没有这样一个含义,想要去叫醒那些人?用一个母亲去祭拜自己被打死的儿子这样一件事情来叫醒那个时代装睡的人?

那么要明确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就需要从创作背景和环境去理解。小说开篇就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重的环境:令人窒息的煤烟味、火车在一个荒无人烟的车站停了十分钟、又在两个看不出差别的小镇停了两次、又经过一个与之前两个一模一样的镇子,镇子的另一端是一片因干旱而龟裂的平原。与之对比的是装着电风扇的办公室、、红砖砌成的兵营和一些住宅。贫瘠与富饶形成鲜明对比。

统治者的掠夺和人民的极度贫穷。这是那里的现状,无力改变。

而卡洛斯·森特诺是一个小偷吗?或许是,但是在他母亲眼里,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她和女儿靠着儿子打拳度日,哪怕是偷窃,母亲也教导他不要偷穷人家的东西。

他真正偷了吗?

水泥地上响起了金属的碰击声和一声低哑的、有气无力的、极度疲惫的呻吟:“哎哟!我的妈!”

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他穿着一件法兰绒条纹上衣,一条普通的裤子,腰上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

有人看见他偷了吗?没有。只能通过他的外在,知道他已经挨饿多日,以此来断定他要偷东西,也许他在犹豫,但是变得无关紧要,因为他已经被打死了。

是社会的不公平导致了卡洛斯·森特诺这样的悲剧。小镇上的人在西方殖民者长期的统治下,物质困乏,精神上也陷入了危机,愚昧麻木。

神父也因为母亲的话语从最初的冷漠到后面的羞耻,以至于怀疑上帝的意志,而小镇上原本沉睡的人们也从睡梦中醒来,哪怕他们是抱着羞辱母亲的心情而来。

母亲选择“午睡时刻”前来,是为了唤醒民众而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