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缠绕用力拉只会越来越紧

2024-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田老师心理工作室

不说最后一句话

在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里,高傲的富婆一直抱怨这样不对,那样不好。侍者耐着性子直赔不是。

但这位富婆的气燄反而越发嚣张,随而指着一道菜对侍者说,「你说,这叫做食物?我看连猪都不会吃!」

侍者终于按捺不住,对这位富婆说:「太太,真的是这样吗?那麽,我去替妳弄点猪吃的来。」

一个是「狂妄苛薄」,一个是「不甘示弱」,真是道尽现代人典型的交往模式。 

再看看下面二则夫妻的对白。

丈夫:「听妳讲话就像是一个白痴。」

太太:「你难道不知道只有这样,你才会懂?」

。。。。。

「拿去洗衣店的衬衫拿回来了吗?」丈夫问

「我是你什麽人,女佣吗?」妻子回答

「当然不是,」他顶了回去,「你如果是女佣的话,至少应该懂得怎样洗衣服。」

我们经常掉进一个陷阱,就是争论必有输赢,在所有的争吵事件中,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念,将之视为金科玉律,不肯退让。

我常开玩笑说,这就是所谓的「礼让」…不管自己有没有「礼」(理),别人都要「让」。

更重要的是双方都不愿意放弃说「最后一句话」。

似乎谁说了最后一句? 不管有理无理,谁就是胜利者,以致争吵不休。

想解开缠绕在一起的丝线时,是不能用力去拉的,因为你愈用力去拉,缠绕在一起的丝线必定会缠绕得更紧。

人与人的交往不也一样,很多人只知道「得理不饶人」、「火上加油」,却不晓得「逢人只说三分话」、「顺风扯蓬、见好就收」的道理,结果关係缠绕纠结,常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是非对错其实并没有合睦来得重要。

家庭不是法庭,讲情的家庭如天堂;讲理的家庭如战场。

坚持说最后一句话的人,并不是赢家。能勒住自己的舌头,不说最后一句话的人, 愿意放下自我,离开纷争,才是令人敬佩的智者。

箴言17:14

争吵的时候,离开弟兄,乃是得智慧人的本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