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助力师生关系
孩子上学后,除了学习成绩,父母最关心的应该就是他与老师的关系。在父母眼中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获得老师的青睐。那么,在孩子与老师的关系上,父母应该采取怎样的心态和做法,才能对孩子有益呢?
父母是配角
孩子进入学校后,就是进入了社会,而处理师生关系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过程。所以如果父母在师生关系中介入过多,孩子就会失去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应该说,老师比父母更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在学校的表现,所以当孩子请求父母帮忙时,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建议、出主意,但不能亲自出面,而应该让他自己找老师沟通。
如果父母亲自提要求,老师有时会被迫做出一些妥协。这样的结果不仅会直接降低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也会让孩子越来越习惯于利用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如果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他必然会放弃那些不合理的想法,还会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获得自信。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遇到困难时选择积极面对还是逃避,是人生转折的关键。所以,做孩子的参谋而不是直接上阵,既是提升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也是培养他自立和自信的手段。
别怕孩子受委屈
怕孩子在学校受委屈,是很多父母急于出面解决问题的原因。殊不知,“受委屈”也是他成长中的财富。那些总是被老师呵护的孩子,将来反而容易经不起挫折。
人在这个世界上,总会受委屈、承受压力。如果具备了在遇到挫折时尽快调整心态的能力,孩子就会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每个人的先天心理素质不尽相同,但后天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那些到了工作岗位总是因为受不了批评和委屈选择辞职的孩子,大多是由于被父母过度保护,或在学校期间过于顺利。
如果总是需要自己独立面对困境,孩子就会逐渐掌握化解矛盾的方法。这是情商,也是能力。这些财富能够代替父母陪伴孩子一生,也是他自强和自信的来源。
尊重孩子的感受
父母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分析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但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使得对于同一件事,父母与孩子的认知可能完全相反。
有时候父母觉得看破了事情的本质,但那些直接的感受对孩子才更有意义。从长远来看,权衡短期的利益、得失并没有那么重要,追求心灵愉悦才是孩子获得幸福人生的大智慧。
相信并尊重孩子的感受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父母可以由此赢得孩子的信任。那些长大后不愿意与父母分享心事、寻求帮助的孩子,就是因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因此,尽可能倾听孩子的心声,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既是处理孩子与老师关系的原则,也是走进孩子内心,拉进与孩子距离的机会。
与老师保持必要的交流
与对孩子过度关注相反,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上学后,自己只管吃穿就够了,老师和学校才是责任人。这样的想法会使孩子从失落走向失控。
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点毋庸置疑。老师可以给孩子传道、授业、解惑,但不可能代替父母的关爱。孩子因为缺少父母温暖而产生的感情失落,会直接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同时,老师能力有限,不可能关照所有的孩子。如果父母不主动配合,孩子又缺乏自我控制力,那孩子在行为上的失控就在所难免了。
父母与老师保持必要的联系,还会使老师不自觉地增加对孩子的关注。这种关注来自权威,因此很可能会激发孩子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上进心。
鼓励孩子主动请教老师
父母总是希望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叫孩子回答问题,或者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但所谓“求学”,就是说主动的一方应该是学生。
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首先要引起老师的注意。而向老师提问,是最自然的一种方式。
有的父母和孩子觉得提问过多会显得理解力不够、学习能力差,老师会看不起学生。但从老师的角度则会认为,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学懂知识,考试成绩不好,是自己教学能力不佳的表现。
因此,与其拐弯抹角地花心思、费力气,还不如让孩子直接请求老师的帮助来得实际。而且,在这一问题上,老师与孩子的目标一致,这不但是顺势而为,也是皆大欢喜的事。
在师生关系的问题上,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以坦然的心态与老师相处,鼓励孩子以诚恳的态度向老师求教。这样,老师会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孩子也会从老师那里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