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考”有感
值班于305,经常参与与学生相关的一些事务,如这次参与考试监考。因为参与,所以才会关注。
想起——现在需说两年前了——自己参与考试。如同今日所见那些学子,我当初是和他们一般吗?
今天第一天第一场,我们到的特别早:7:20。但当我们到达考场门口,已经有学生在排队等候了。想起,两年前的我,那天早上到达设于外校的考场,天,还没亮。我们进去之后按照前一天下午安排的工作,执行自己的任务。正式考试在8:30,学生于8:00开始进场。
中国的考试总是壮观的。高考若为一,考研可称二。(个人认为国考等考试与这两种是不同性质的,这里所说的均为升学考试,而其它考试是就业考试)。高考是第一个跳板,考研是第二个跳板,当然,更多是相对于家庭条件并非优渥甚至是处于低层状况的子女而言。我自己或许可算一个较典型的例子。我现在尤为感谢我的父母支持我的升学,尤为感谢自己能够选择升学,即使这当中也必然包含相应的坏处,如多年只懂应试,不懂学习;但是终究比父母一辈的认知提高了一个层次(这里并非贬低或轻视父辈,父辈是缺乏条件,假如他们所处时代不同,他们也同样会经历不同的命运),这就是进步,是代际迭代。是在遥不可及的路程上前进了一小步。
当看着与我几乎同龄的学弟学妹们密集走过我的眼前,他们大多数看起来那么年轻,有的面带微笑,有的淡定平静,有的和同伴开最后的玩笑或互道加油的祝福,有的紧盯着手里的资料来不及透露表情,还有的漫不经心、自然随意……此刻,他们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或许,语言是唯一的表达,内心已经忘却了此刻。等待考试钟声敲响,拿到考卷,手中下笔,一切即落定了的。当初的我,大概便是此种状态,一切虚幻乃真的虚幻,一切现实才是真的现实。
站于考场外,眼观考场内,当初或许也有某位监考人员目睹其眼前的考生,唤醒自己过往的记忆,是感慨是怀念是带有悔意还是倍感幸运,一千个考生定有一千种答案,只是可供选择的永远只有当下。
接触教育越多,对教育的批评也越来越多。然而,有时候,会产生反转的怀疑:如果不是教育的因,何来今天,所能缔结的一些有用的果?当你确实享受先前的益处,但现在也不得不承受其弊端时,似乎忽略而过滤掉好的一面,留下坏的一面作为靶子一味批判,这样真的是正确的做法吗?如果不是,那又应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