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那年夏天的树

《今日泪,昨日水》中

2018-05-27  本文已影响2人  奕远君

第三章 要快点,也要慢慢来

该慢还是该快?

人说:“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我们需要区分出什么状态下快,什么状态下慢。

快的时候:一鼓作气

当你已经画成一个虚线圆的时候,需要快,一鼓作气,把圆画完。那么在我们的工作、事业、生活中,什么是“虚线圆”呢?当有了相对清晰的目标和计划时,这个虚线圆就逐渐清晰。

如果你在担忧自己的拖延,那很大可能是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此时,你的那个想法就如同图B一样,只是一小段圆弧,大脑给的指令就是:擦掉它。很多人下了多年的决心学习某一项知识或技能(比如经济学、诗歌、画画),但是从未给自己建立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计划,那他做的事情就好像一个人在一张白板上,画了一段圆弧,然后擦掉,然后又画一段圆弧,再擦掉……他的见识、技能的变化,依旧是白板。

那如果有了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呢?人们会忍不住要完成它,科学的说法叫“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想象一下你在追一个女神,你追了三次,这一天是情人节,你买了99朵玫瑰,订了双人蜡烛晚餐,其目的就是想双方给个明确信号:明确关系或者了断。但是因为种种突发事件,你没约到她,然后你们就不明不白地结束了。你知道这种感觉如同鱼刺进了喉咙,你总想跟她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你要完结。

因此,第一步并非画一个圆,第一步是把一段圆弧变成一个有点像圆的虚线圆,就是把一个“想法”变成短期目标。因为人就是一个背后上了弦的机器娃娃,确定目标和计划就是上弦,只要上满弦,人就会开动。

但是,我能清楚地知道,只要能设定清晰的短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短期目标得要多短?

一般来说,短期目标不要超过三年。甚至,一年、半年乃至三个月的时间长度就已经足够让大脑忙活好一阵子了。

那怎么设定目标呢?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很多咨询者问我:“我最近为什么做事总是拖延,感觉要做一个什么事,一个月也没干什么啊?”当我问及他的目标时,我就明白了问题的核心。多数人都认为设定目标不是很简单的事吗?

我要一年学好英语,我要三个月之内把微信营销做好,我要锻炼身体,我要三个月学好经济学……假如我们真的这样设定目标,那后边会很容易没行动,因为那个虚线圆没画出来,只画出来一个小弧线。那假如上边所说的不是目标,到底什么是目标呢?

SMART很学术,很容易把人搞晕,我们把它简化一下,只需要三个问题:

1.假如你说的是“目标”,你怎么知道自己实现了?

2.假如你说的是“目标”,我怎么知道你实现了?

3.你认为花多长时间就能实现?

我有一个朋友,想学经济学,就找我帮忙,帮他寻找目标,以下是我们俩的一段对话。当这个目标提出来时,你是否有一种后背上了弦的感觉?

《今日泪,昨日水》中

找到“快”的动力:逼自己

在建立清晰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娃娃那样,快速完成。可是有的人还是感觉不一定行。那到底该怎么办呢?“不逼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强大。”这话颇流行,当我们听到这句话时,会感觉一种强大的推背感。这似乎是开启上边这个问题的钥匙。

只有当一个挑战符合两个条件时,才会逼自己:

1.为何要逼自己?

如果这件事有你所图,那你才有逼自己的动力。我选择接这个培训,纯是出于兴趣,我有分享癖,享受在培训中跟所有人共同讨论、产生启发的状态。说得庸俗点,培训过程很像做爱,共同达到高潮。或者完成这件事能带给你更重要的价值。我的一个讲师同事选择逼自己减肥,每天去健身房锻炼、长跑、节食,原因是之前他上电视时发现自己的“大盘子脸”,他认为美感是很重要的价值。我另一个同事选择逼自己戒掉网游,是因为他老婆怀了孩子,他认为家庭中做一个父亲的责任比网游更有价值。樱木花道逼自己做灌篮高手,还不是为了追到赤木晴子?因此,逼自己的事情首先是你想做的,或者背后有你想要的。这是“自己逼自己”。

而问题就在于此,我们“逼自己”的事往往不是自己逼自己,而是别人在逼你。比如你的父母逼你读一个你完全不想读的专业,比如你的老板逼你装模作样、市侩般谈生意,此时,你还会不会逼自己?

2.这个目标是否在“学习区”?

因此,当选择逼自己的时候,你得先了解自己的状态和定位。如果想写本书,你可以先写几篇文章,自我感觉良好了,再请别人读一下听听反馈;如果想一周之内跑一万米,你头天先跑个3000米,感受一下是否有足够的体力;如果想做培训,可以先录一下自己的声音形象,或者找熟人试讲一下,先折磨一下自己的好友。这些反馈,会让我们清晰自己的限度。此时,我们要关注的是“反馈”,而非“评价”。

有了这些反馈,面对目标时,就会让自己处于刻意练习的状态。这个目标就是很好的挑战。如果你能对上边两个问题有确定的答案,那么你内心的“虚线圆”就大致成形了。

慢”的时候:一休

不妨给自己放个“间隔期”,无论是一年,还是一季,甚至一个月。干干以下的事情:

把之前很多想看没看的书和电影给看了

你一定想到了那些你总是嚷嚷着要看,但却总是因为种种原因看不了的电影和小说了吧。电影和小说都是我们投入其中的某种“非我”体验——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在这种体验中,我们像一个傻子一样不用任何理性地跟着哭跟着笑跟着着急跟着释然,这其中往往可以孕育更深的体会,迸发出更出人意料的创意。

去旅行一段时间

嗯,对此很多人有不同评价,有人大加赞赏:旅行是心灵在异域重新复活,在一个新的环境能更有助于换一种思维方式。有人大为不屑:现在什么人都动辄要去西藏、要爬珠峰了,美其名曰换个心情来段挑战,其实还不就是小资们发嗲般的造作。对于那些很长时间不动窝的宅男腐女而言,“发嗲”地旅行一次未尝不可。

做志愿者服务能帮助到人是一件自我感觉幸福的事,因此,如果有能力有意愿做几回志愿者还是很享受的一件事,从中也能有不同的体会。请注意,我提到有能力,助人也需要能力,比如你要选择大街上扶摔倒的老人那就需要点能力,至少得先有一部带拍摄功能的手机……说正经的,助人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标准,很多时候最可怕的不是不帮忙,而是忙没帮到,还净添乱。

学习有趣的知识

这类学习不同于之前带着目标的学习。如果你想学做个菜、学书法、学古诗、学写作、学画画,只是为了好玩的话,大可不必给自己设定过强的目标。因为这类学习本身就是在玩,刻意设定目标,然后快速实现反而功利到没有动力。

再调整一下自己的长远打算

所谓长远打算,自然是指人生主题、人生意义、三观等形而上的理念。别不好意思,在这几十年里,咱们的三观已经一次次碎了又补,补了又碎。既然有了这么一段慢的时光,那不如再一次把自己的三观砸到地上,看看是能弹起来,还是又一次无情地碎掉

以上所有的事情,都无须给自己后背上弦。反而需要让自己慢下来,停顿一下,并抱持“风吹哪页读哪页”的态度。

忙,跟我之前提到的快,不是一个概念。很多人总是找不到慢下来的时机。他们的忙,并非确定目标,一鼓作气,画一个圆。很多人的忙,多属于画了一个又一个圆弧、虚线圆,但就是没有完结,既没看到成功,也没看到失败。此时,如果他们想要“慢”,一个办法是先“快”,把手上的一些事定出目标,逼自己完结掉,之后的“间隔期”就自然出现。

而有一些人的忙,不是属于自己的“忙”,而是我之前提到,为别人所逼。这种“忙”,颇有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别扭,费很大力气,但总是不动。此时,不妨先强制放慢个把星期,读两本书,找人咨询,把自己的定位、方向梳理得稍微清晰一点点再上路。

所以,不见得做一件事就必须以内容、结果为单一目标。一条鱼可以有多种吃法,工作、学习、事业、感情,这些都可以结合来看。在此,我们不妨罗列一下,看能有哪些收获:

结果 VS 过程

结果是企业老板最看重的。在企业里谋生,都得讲究结果心态。干半年没什么结果,老板都不好意思给发钱。尽管唯结果论是多数企业的核心要求,但作为个体,把这个当成自己人生的目标,未免可笑。毕竟每个人的人生结果都是那个小骨灰盒。如果把过程看作纯体验,那即便同样一个项目、一个故事,每个人的体验也截然不同。如果这过程能跟自己的人生方向挂上钩,那创造出的结果反而成为附属品。

能力 VS 朋友

参加一个培训,读一本书,多是为了提升能力,学习知识。但真的就有人是图找小伙伴的。据我所知,总会存在这样一部分读MBA的人群,其上MBA的目的才不是学什么经济、财务、组织行为学,他们读的MBA就是一次次相亲,这么看未免势利了些。但是,如果不多方接触各色人等,那注定是宅男一辈子。

确定 VS 意外

想象有这样一个人,他清晰地设定了一个目标:从欧洲航海,找到日本,那里有很多黄金。制定了计划:找到投资者投资了三艘船,招募了88名船员和一名阿拉伯语翻译(他竟然认为所有的外语都是阿拉伯语),准备足够的食品和淡水。这个虚线圆似乎已经就绪,然后他看了皇历,选择了一个“宜出行”的吉日起航。这是他的目标。

但是,他在海上航行了两个月,到达了一片大陆,那里不是满地黄金铺就、河里流着牛奶的东方,而是南美洲的部落……我相信各位都知道这个人叫哥伦布。我也相信各位都知道我想说的是什么。当不一定有确定的收获时,是否会给“意外的惊喜”留下点想象力?那些计划好的目标全部付之东流,但计划外生育的“孩子”却改变了世界。问题往往在于我们不给意外留下任何想象和空间。当确定了目标、计划,机器娃娃们就不再考虑走的过程中的新可能和新发现。我们要做的是,在不知道是否能实现预期的结果,甚至是知道做这件事其实没什么价值时,能否给意外留一份空间,那个意外没准正合我意。

太迟了?才开始

有的人该快的时候没快,职业初期的日子净过健康慢生活了,到了一大把年纪,此时感觉太迟了,怎么办?

“经历”变“经验”

即便你只是在一家单位“经历”了这若干年,我也能从中看到“经验”。调用更科学的说法,我们的能力分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流体能力指概念化的知识,最容易被遗忘和取代,而晶体能力却是以长期经验为主的认知、判断、沟通、联想等能力。我们总是担心“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那是因为我们总是过于看重流体能力的新陈代谢,却忽视了晶体能力的长期积累。一个老医生跟一个新医生最大的区别不是医学院里学到的术语和知识,而是以长期经验为主所形成的决策和认知。因此,一个活了30多岁的人,一定能经历20多岁的人永远经历不到的东西。这个经历,善加转化和学习,就是能拿得出手的经验。

快速学习,掌握一点技能

既然该快的时候没快,那这一关总还得过。门槛门槛,过去了是门,过不去就是槛。要想让“经历”转化为“经验”,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到这年纪了,学习还能赶得上年轻人吗?”“学习这东西要长期积累,短期怎么可能一下学会呢?”这应该是所有人最担心的话题。我之前已经就学习的难和易做了分解,没几个人需要花费一万小时。你只需要过了初期的几个能力级别就可胜任。

参照快速执行的方法:列出清晰的目标,并拆解到每个星期,然后按此执行。画出一个虚线圆,然后变成实线。同时,使用“刻意练习”这个又痛又成长的方法,每个星期你都会看到自己的成长和结果。当有了一年的快速成长之后,自信心逐渐形成,对外界的焦虑如同被化掉的肾结石,轻松排出。

拓展视野,勤加思考

尽管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但是我们还是能赚信息不对称的便宜。记得10年前一个在朋友家装修的工人,贴瓷砖之余看《水煮三国》。朋友就猜测这个人日后一定会更有发展,果真几年后他开了自己的装修公司。同样一个村子出来的两个装修工,5年之后一个还在刷漆贴砖,另一个却已经开了装修公司。其原因往往不是技术水平的差异,而是视野的差异。

因此,假如N多年都把重心放在家庭和休闲上,脱离了真实的社会,学习工作之余,是否可以考虑拓宽见识?《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强度学习之余可否多搜集信息,并善加归纳思考?这个软能力,没准什么时候起大作用。

别怕丢脸,都还年轻

到这个年龄,难免要跟小自己10岁的年轻人同台竞技,甚至还要共同参加一个培训,共同学一项技术。顶大个岁数,让小辈们嘲笑,面子往哪搁?越在意外部给的面子,内心就越缺乏自尊。那些神经大条的,反而有点无所谓浑不吝的劲头。面子和安全感一样,如果总是向外追求,就总会不踏实,只有向内心追求,才能更自由。

此时,请注意,除了面子,一定有更重要的动力在推动你行动:危机感、给孩子做表率、成就欲以及人文情怀。不要介意你这辆汽车表面的小剐蹭,让那些你认为更重要的动力驱动你的发动机。

一种工具,定位你的项目卡在哪里

任何事情都可以看作一个项目。完成项目,相信大家都很清楚5W1H:

Where(在哪)、

When(什么时间)、

What(做什么)、

Who(谁来做)、

Why(因何而做)、

How(怎么做)。把这六要素分析清楚了,行动起来就高效了。

但是,你是否考虑过该按什么节奏来梳理这六要素?

同时,当你的项目出现了停滞,你是否清晰它到底卡在哪里?

这个工具可以很方便地理清次序,找到痛点。

《今日泪,昨日水》中

先明确为何要做,下一步确定做什么,之后去寻找方法,知道怎么做就可以找对应的人,然后跟团队确定时间,根据时间确定地点。而同时,一旦卡在某个位置,往往是因为它以及它的上一环节或者上几环节没搞清楚。

比如,当发现进度有延后现象时,是when出现了问题。此时,除了看进度表之外,还得找造成延后的角色到底是谁。当发现不知道怎么做时,除了寻找方法,也得留一只眼睛看看是不是我们根本就没把what(即目标)定义清楚。当发现不知道做什么时,往往是因为没想明白为何而做。此时,就要关注一下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了。

第四章 快乐,还是“慢乐”

爱生活,爱抱怨“抱怨”,是职场中特别没羞没臊的词。当一个人在工作中频繁抱怨,就会有很多人站出来要求他“住嘴”,并往往会给他贴上万劫不复的标签“职场抱怨者”。上司不予重用,这朋友也不得翻身。

作为职业咨询师,我需要把“抱怨”这点事拆穿。

可能多数人都听说过“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谚语,而这话也透着“常识”:孩子是最厉害的谈判高手,那些“会哭”的孩子往往都会收获满满。

当哭成为人类进化成的天性时,抱怨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现在,这抱怨却要被人们看作障碍,而非机会。我们是否听到每个抱怨背后的内涵?

倾诉抱怨并非喝海水,至少在开始抱怨时,会有情绪的倾诉和舒缓。

期待抱怨就是不满的表达。因此,每个抱怨背后都藏着期待。

平等还有很多抱怨,背后的期待无非“平等”二字。

愧疚有没有想过当你抱怨时,你其实还想要一个东西,那就是被抱怨者的愧疚。

根据事实加猜测加评价的抱怨到底有什么效果,同情你的人会慢慢觉得你是妄想症患者,一旦传到当事人耳朵里,你之前的所有期待都会灰飞烟灭。

那么,该选什么内容呢?

1.你眼中的事实“这个月的工作内容,我的满意度和小刘都是90分。”

2.你的感受感受是抱怨的好内容,人为何内疚,往往是因为听到感受。因此,表达一下你的感受吧。我很伤心、我很惊讶、我很焦虑、我很烦躁……

3.你的期待“我希望我的工作跟我的收入能匹配。”有表达期待,才会有满足期待。我们往往不表达期待,其原因在于我们以为对方一定会知道我想要什么……那是你以为。套用《大话西游》的一句话:“悟空,你想要你就说话嘛,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

4.你的行动建议如果没有后续手段,那往往抱怨到此为止,期待也不容易实现。此时,我们需要考虑下一步采取何种行动来推动期待的实现。哪怕这种行动只是简单的“我下一步需要想清楚我的真实期待到底是什么”这种内省式思考,也会让你、对方都觉得你是在提方案,而不是简单的抱怨。

选好方式

指责式:

当初你答应我本月完成10万元的目标就给我多3000元,结果我干出12万元,也没多钱。我觉得很受伤,我觉得你不讲信用!

认错式:

张总,我这月完成了12万元的业绩,我记得我们之前有个约定,你能给我奖金了……我知道我肯定是还做错什么了,麻烦您给我指出来,我好改。

撒娇式:

张总,你看我这月的业绩,是不是过了10万元了嘛。您就大人大量,从手指头缝缝里给咱发俩钱呗,要不这月房租又交不起了。期待式:我希望我们都很靠谱,我这个月完成了12万元,我特高兴。我想,您能把当初答应我的奖金发了吗?

相信式(这算是期待式的比较级):

我相信我们都是特别靠谱的人,我这月真的完成了12万元的目标,我很开心,我也相信我能在奖金方面有所收获,谢谢您的鼓励。

妒忌送来的三份大礼

定位

当那个朋友提到自己妒忌自己的上司时,我跟他说:“这是好事,想想三年以前,你对他还是钦佩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现在你感觉酸酸的,说明你现在的能力已经提升到直逼他的层次。你应该请吃顿大餐才对。”人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有时候妄自尊大,有时候又妄自菲薄。如果想找一个好的自我定位工具,非妒忌莫属。

澄清价值

有的人真正想要的是把事情搞明白,有的人真正想要的是方便人们的生活,有的人真正想要的是永远尝试新的东西,有的人真正想要的是把没意思的事做得有意思,有的人真正想要的是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现代社会,80后、90后成了气候,价值观开始多元化。但只要你妒忌上身,酸酸的感觉一来,那个成功的一元价值观就把我们自己内心丰富的价值系统给偷偷换掉了。

当你妒忌的时候,不妨冷静地想想: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平等竞争

当你自我灵修了一段时间后,还是告诉我说:“不好意思,我真正想要的就是狗日的名和利。我没招,还是得妒忌,那怎么办?

美国实用主义法学创始人霍姆斯说:“我一点也不敬重仅仅追求平等的热情,在我看来,它似乎只是将妒忌理想化而已。”妒忌是我们追求平等的动力。

追求平等无非两种策略。一是向上追求。我自己有上进心、拼搏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追上别人。二是向下追求。我想办法把别人给搞下来。实话说,第二种策略更加容易。因为第一种策略除了依赖自身努力,还得更多拜托上苍的命运,而第二种策略是背后下刀子,往往迅速奏效。因此,当我们内心不够自信,同时又毫无利他时,就自然而然采取第二种策略。这才是妒忌的恶之根源。

在此,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之前总是认为利他本身是自我伤害。但最新的积极心理学却给了我们新的研究:利他所收获的幸福感甚至胜于巨大的财富、名声。

引用《象与骑象人》的一句话:他人是地狱。他人也是天堂。

不自信的土壤,自信的庄稼

你是否有曾经去拍西装艺术照的经历,或者你是否看过路边的广告牌,里边介绍各个培训学校的名师,又或者你可以去看看各种杂志对名人的艺术照片。你会发现,他们的姿势都被限定成几类:

1.眼神坚定地看着你,用一只手托住下巴。最典型的就是乔布斯。

2.同样眼神坚定,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

3.或者眺望远方,一般都是斜上45度眺望,注意,同样是眼神坚定。

这些姿势给人一个统一印象:自信。

同时,这背后其实在植入另一个信念:自信使人成功,成功源于自信。

你会发现历史上一大堆各种大师,其当年都带着忧郁的自卑之美。正是把这种自卑当作动力,他们发明了各种的成就和艺术,这真正让我想到一个词——“久病成医”。

假如你对自己不够自信,那真是恭喜你了,你拥有了建功立业、创造幸福的动力,让那些天生自信的人浅薄地沾沾自喜吧。当多年之后,你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就可以自信地说:“姐为何牛烘烘,因为姐当年深深地自卑。”

我很认同李子勋关于自信与不自信的比喻:“不自信、自卑是土壤,自信和自尊只是地上的庄稼。我们的文化认同庄稼的价值,却否定土地的重要性,结果自尊、自信就成了无源之水。不自信、自卑才是人类精神领域可靠的、赖以生存并维持生命张力的心境。不自信提醒人类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对未知的东西保持高度的敬畏心。”

该如何播种、如何浇水施肥,以长出“自信”这一庄稼。

第一步,是接纳。

接纳,这词太大了。现在什么都讲接纳,搞得人都不知道什么叫接纳了。我换个词,叫“承认”。就是承认,在某些事上,不自信会来到自己的身上。

一定要清楚:不自信是一种感觉,它会在某个情形下到来。承认这种感受,就如同长了另一只眼睛,把自己和不自信分离开,观望自己和不自信二者的关系。这是对自我的深层觉察,本身是一种自我疗愈。甚至我们会发现,当坦诚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自信时,反而会带来平静。

第二步,是转换。

不自信,代表了对世界、对他人的敬畏。同时,也代表了自我提升的可能。很自信地承认自己的不自信,就是一种转换。

第三步,是顺应。

尊重自己的角色,无论你是一个新手还是资深人士,无论是初级还是高级,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企业高管,都尊重自己的角色。

或者,就不妨以为自己在某方面很自信算了。按行为主义的玩法,先咧开嘴叼上筷子露出8颗牙10分钟,一天就会感觉开心。如果想让自己一天变得自信,不妨照我之前提到的几种艺术照POSE,先自己对着镜子摆个10分钟。(个人推荐乔布斯范儿,手托下巴,眼神深邃。)想让自己每天变得自信,就每天都对镜子摆POSE10分钟吧。

第四步,是示弱。

我之前提到过项羽的故事,这老兄就是充满自信,事事都觉得自己能搞定,结果轰轰烈烈了一把。能成为管理者和领导者的人,一定经常摆出自信的POSE,并且也练出了自信的能力。此时,在某些领域适当地示弱,其实是增进信任度和亲和力的好方法。越是“大”的人,在众人面前露个怯、装个怂、卖个乖,越让人增进好感。

给“倦怠”找个加油站

我曾经看到过采访中国滑板第一人——车霖的节目,他戴一顶棒球帽,白白净净,很清秀、弱不禁风的样子,但是站到滑板上玩,你会以为滑板跟他的身体是长在一起的。他玩滑板完全是内部动机所致,而最开始的驱动是:他在中学时看到一个美国关于滑板少年的电影。当他一遍遍重复看那部电影时,他就产生了一个感觉: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当回忆的时候,也许你会发现在远久的过去,那时会藏着一个自我实现的念头,这是每个人的“初心”。

比如你曾经很喜欢拆东西,尽管因为组装不上而被父母揍了一顿,或者你那时在一本破作业本里写武侠小说然后传给班里同学看被他们嘲笑般欣赏,又或者你中学时对校服的痛恨,然后把校服自己裁剪得更“妩媚”结果被老师请家长,还或者你在大学里突然喜欢上了披头士乐队然后开始玩吉他……但是后来因为外部动机的力量导致你必须干不想干的工作——先让自己在工作中成为好手挣钱,慢慢地,你也就忘了那个念头了。此时的职业枯竭恰恰是重拾“初心”的契机。回忆,然后再次尝试、投入,从中找到当年的享受。

曾经问一个朋友为何很喜欢做培训,他给了一个很狗血的答案:“我小时候没吃过母乳,都吃米粉,口唇欲得不到满足。所以现在我每次讲课,都感受到吸吮的快感。”这竟然也成了自我实现的“初心”。

我相信当这类负面感受变成词汇描述到一个人身上时,每个人还是会觉得如被施了咒语一般难受。尽管我们尝试承认并接纳,但谁也不是僧佛,总会被其困扰。于是,我想出了一个极佳的办法。你是不是可以把这些感受转换成另一些“积极正向”的词?

抱怨:倾诉+期待

如前所述,抱怨的背后往往是倾诉的需要,和某种不被满足的期待。

妒忌:定位+内省+上进

如前所述,妒忌是好的自我定位器,也可促成内省和追求上进。

自卑:敬畏+改变

如前所述,自卑可促成改变,并让人对他人和自然由衷敬畏。

倦怠:回顾+体验+探索

如前所述,倦怠是要停下来体验压力和自我回顾的重要迹象。

焦虑:体验+创意+专注

当焦虑产生时,体验这种担心会让人接纳,焦虑还会告诉你需要找点新火花,并要求你迅速专注。

内疚:完结+补偿

内疚往往预示某事并未完结,或者你对自己产生亏欠,你需要完结并补偿,不一定要补偿别人,补偿自己就好。

悲伤:珍惜

悲伤意味失去,也意味着珍惜。当你悲伤亲人的去世后,你往往会珍惜自己的健康,然后开始养生锻炼。

迷茫:安静+探索

迷路时的第一行动不是乱走,而是停下来。迷茫同样如此,先安静下来,然后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做出探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