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情力,再好的教育,再多的付出都是徒劳。—转发

2018-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Lisa_oct
如果孩子沉迷于网吧游戏,连学校都不去了,你会怎么办?

一个13岁的男孩,逃学上网,孩子母亲知道后冲进网吧,二话不说,抡起锤子就开始砸电脑,一怒之下,还咬伤了前来协调的民警。

最终,孩子母亲被刑拘,网吧因接纳未成年人被罚款9000元。

有人说,网吧活该,谁让你接收未成年人上网的,砸的就是你;

有人说,等你有了孩子就能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了,没砸网管都算是手下留情了;

还有人说,不打儿子砸网吧?这种智商,基本上告别教育了......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这场闹剧里,当妈的失控耍泼,当儿子的反抗叛逆,网吧违法经营,三者全都赶一块儿了。

也许在这位母亲看来,网吧是让自己孩子逃学的罪魁祸首,只要把网吧砸了,孩子就能学好了!

可这样真的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吗?孩子可以换个网吧上网,难道我们还要砸掉所有网吧吗?

面对「凡事总与自己对着干、拒绝沟通、不断挑战规则和底线」的孩子,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呢?

或许我们可以在下面这个新闻里找到答案。

10月20日,一个男孩与父母发生分歧后,站在33层高楼上欲轻生,嘴里反复重复着一句话,「不想读书」。

父母和老师在一旁疯狂劝说,可孩子一直在发抖,丝毫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直到消防员刘浩出现,他的一句话让男孩的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呢?

「不读书,咱不读书,没事。」

没有共情力,再好的教育,再多的付出都是徒劳。—转发

就是这一句话,让男孩意识到自己被看见、被理解;也就是这句话,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拯救了一个家庭。

为什么这看似简单平凡的一句话,却有这般「魔力」呢?因为这位消防员做到了和孩子共情。

什么是共情?共情就是能进入对方的精神境界,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感受到对方的心理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通俗一点,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共情,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正如德国著名心理医生斯蒂芬妮·斯蒂尔所说:「父母有没有共情能力,是孩子接受积极影响,或者消极影响的关键。」

在央视纪录片《镜子》里,张钊,一个18岁男孩,因为辍学早恋,被视为「问题孩子」送去了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改造。

张钊曾多次用自杀跳楼威胁父母,但只得到一句冷冰冰的回答:「你有胆就跳。」

「他们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

当老师问张钊父母怎么看张钊想要跳楼的问题时,他们说:「我不相信,我感觉他没这个胆,他找到我俩的弱点了,我们怕什么他就说什么而已。」

当张钊尝试向父母倾诉压力时,得到的回应是:「学校几千人都受得了,为啥就你受不了!」

当老师对张钊父母说,其实张钊还想上学,想好好读书,考大学时。张钊父母直接笑了出来,反驳道:「他说的不是实话,他心眼多,他在骗你们。」

张钊发现,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在父母的眼里从未有存在的理由;自己的内心世界父母从未蹲下来感受。

这让他万念俱灰,而那些冷漠的回应,也一句句扎进他的心里,身体是有记忆的,它就好像一根刺一样,插进去拔出来,当再次想起这些经历时,伤口依旧隐隐作痛。

中科院博士罗静说:「懂得共情的父母,才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

没有共情力,再好的教育,再多的付出都是徒劳。

愿我们都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孩子,当时的我们最渴望被父母理解、支持和帮助,现在我们的孩子亦是如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