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weekend | 大隐隐于安福路
又快要到周末了,各位老板辛苦了一周是否对周末倍感期待呢,是否一边慨叹莫负春光,一边不知道该去哪里呢?不如跟着艺+Weekend吃喝玩乐小分队一起去逛逛安福路吧,去体验“那些年你不曾知道的安福路”。
第一站
胶囊上海
一到安福路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声名远播的胶囊上海的庐山真面目。一行人按照地址来到了安福路275弄,接着我们便进入了一个迷宫般的小区,16号楼在哪里?
接下来的五分钟我们转遍了这里的每一个岔路,并集结了一众和我们一样“找不到北”的艺术爱好者,在其中一条岔路的尽头发现了一块你需要很仔细看才能看到的牌子,写着“Capsule”(胶囊)。
画廊正在进行的是艺术家蔡泽滨的个展《防守》,这是艺术家在上海的首次个展,一直钻研绘画艺术的蔡泽滨近年来也迷上了雕塑作品,所以此次也是他的雕塑作品首次解开神秘的面纱。
这个倚窗而立的英俊男子就是胶囊上海的创始人Enrico Polato,最初想要将画廊命名为“时间胶囊”——一种存储现在时间,并将其保存到未来的容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胶囊是一个可溶的药丸,你吃了里头装的东西以后,可能会感觉更好,也可能会更糟,再或者会觉得恶心或开心。艺术也与之有着相同的效果。”
《防守》蔡泽滨
蔡泽斌是何许人也?他的作品有何深意?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对其人其作品以及这次展览的深度解读哦!
第二站
BANK画廊
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全球年度最佳500的画廊竟然在一个地下室里?看似裸露粗糙的砖墙,和铺的参差不齐露出水泥的地砖,还有像是油漆工人在及其怠慢的情形下胡乱涂抹出的紫色墙面其实都是用了十分的心思。这大概是精心布置用来应和Petra Cortright & Marc Horowitz这对疯狂地艺术家夫妻的首次联展的吧。
Cortright是后网络艺术的焦点人物,同时她与时尚界的跨界合作也备受瞩目。
Horowitz则因其疯狂的社会实践行为在全美范围内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关注。包含了绘画、雕塑与视频等形式,此次展览将是这对创意夫妻首次于上海展现他们迥然于对方的艺术研究与创作。
第三站
IG映界&老相机博物馆
老相机博物馆是免费参观的,在门卫室这里签个字就能进去参观了。这里的老相机几乎都是创办人陈海汶先生的个人珍藏。在他看来,他是在梦想的坚持和时代理想的契合点上找到了抒发情怀的文化途径。除了个人情怀,带着强烈时代印记的老相机也成了收藏家的偏爱,动辄数千万的拍卖价,也给老相机打上了古董的标签。
我们一进去,就觉得被琳琅满目的收藏晃得眼花缭乱,默默念叨着:都想要!
展品太多,无法一一为大家呈现了,就给你们看几个“镇店之宝”吧,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就请各位小主摆驾安福路吧!
红旗20型——价值百万的社会主义相机
卡通宝丽来——波普艺术的化身
黄金版徕卡ii型——最早的土豪金
第四站
Brut Cake
从老相机博物馆出来,一路直行,寻找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Brut Cake, 它低调的静候那里,低调的我们差点与它擦肩而过。
Brut Cake的创始人是台湾设计师邓乃瑄(Nicole Teng),Brut 为法文,来自于19世纪巴黎的艺术风格Art Brut,翻译过来就是原生艺术,,而Cake,代表着生活中的甜味。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这里贩售的是什么,我只能酸溜溜的告诉你,是“生活”。
Brut Cake的作品总是有一种粗糙的质感,朴实的形态,但是内在却有着如同野兽般的张力。讲究材料的本质,让人触摸到原始的质感,是Brut cake最在乎的事。
这里售卖的土布设计品,都是从民间收来的古董布,每一匹都至少有二十年的布龄,花纹有着岁月的沉淀感。
除了土布设计品,这里还有手工制作的陶器,和用回收而来的老旧家具重新设计的家具装饰等。
木头骨架的老旧沙发,古董妆奁,江南小船,珍贵的古布,在设计师和工匠的手掌反复摩挲之下,又获得了全心的面貌与生命。
第五站
Baker&Spice
站在门口就能感觉到一股北欧之风拂过面庞。
一天下来,看到了那么多优质的作品,确只能欣赏而不可尽数化为己有,一种饥饿感从心底冉冉升起,于是我们决定化悲愤为食欲,用干货来填满空虚。
一到周末,这里的人气绝对不亚于市中心繁华街道,在这里零散的客人坐在户外,红酒与咖啡,还有新鲜烘培的面包香气沿着这条小路迤逦开来。
杏仁羊角面包真是
吃的人荡气回肠
艺+weekend 安福路_腾讯视频
艺+weekend往期回顾:
艺+ Weekend |看博伊斯“再逢”白南准&探访高颜值书店言几又
艺+ Weekend | 彩陶的宇宙 贝蒂·伍德曼个展& 暴走k11艺术中心
艺+ Weekend | 年度烧脑大展《格物致新》&网红店鼻祖——老麦咖啡馆涅槃记
编辑 | Chi史文斌
摄影 | 刘添泽 杨智超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