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工作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什么

2018-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雪梨的花花世界

今日看到领英推送的一篇文章,关于奇葩说里面詹青云在谈论辩题"高薪不喜欢VS低薪喜欢"的态度,结论是:只有工作可爱了,生活才会可爱。对此,我举四肢赞同。

从三个月前持续的准备,到一个月前正式开展的大展,再到仅20天筹备上周刚落下的博物馆展,不停歇的运转无疑是对自己脑力、精力、体力的巨大考验。所以也常与室友开玩笑说,出这么多差,真是白交了这么多房租。回想这一年自己对于出差的心态的转变,也逐渐挖掘出自己对于工作真正到底追求。毕竟出差是件挺累的事情:

一是物理层面的折磨,连轴出差带来休息不规律,免疫力呈指数级下降,身体表现出了不满的情绪,用不断的偏头痛、腰肌劳损以及炎症进行罢工。

二是精神压力,主要表现症状是持续蕉绿,且永远吃不饱。例如在云南的一周里,效率最高的白天都献给了客户,唯有静悄悄的深夜处理邮件以及写各种掉头发的brief。一度出现工作越累越多,处理事情的进度永远追不上工作找我的速度。当有强迫症的沈老师看着每天的to do list完成不了的时候,乏力感油然而生。为什么用最贵的眼霜,熬最深的夜,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所以当身体折磨及精神压力双重组合下,逐渐产生厌倦工作的情绪。偶尔也会羡慕在supporting部门的女孩子可以按时上下班,淘宝刷剧谈恋爱一项都没落下。可明知自己的选择,要做市场的是自己,觉得有挑战性又好玩的也是我,不满足于此的也是我,当现状无法匹配自己的野心,要么妥协,要么改变。我努力寻求落差出现的根本原因,直至今日我才终于想明白了些:

当我们的北极星目标不够明确时,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背道而驰;当我们的信念不够坚定时,走的每一步都在怀疑,怀疑其意义,怀疑自己,直至失去。越找不到价值,越会更多关注自我感受,比如很累很辛苦,而这也意味着我们对外界关注更少,随之退化的是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带来最为直观的影响则是职场竞争力的下降:当主观情绪占据心智,做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不专业以及不职业。

实感幸运,在每个关键时刻,总有那么一两位贵人出现,大师时常提点我:当你在工作中感觉不到快乐时,那正是休息的时候。真正的休息是完全放松身心高质量的relax,而不是责任心作祟下潜意识仍在思考的休息。学会直面自己的感受,与自己的情绪和解,如果是因为工作多做不完,那就排priority;如果依然做不完,那就和leader申请加人力。解决焦虑点后,希望能在休息中逐渐重拾对工作的热情。惟有热情,才能创造;惟有热情,方能专注。

职场中从来不是靠做得多来感动老板和自己,短暂的高绩效只会蒙蔽自己的双眼。追本溯源,没有热情就没有长久的投入,所有的追求都会变成将就。赋予热情的工作,加之科学的方法与系统的思维,才是抵达自己内心探索边界终点的长久之计。

这一年,种种机遇,7月去总部学习,同期与国内数一数二的艺术机构进行品牌合作,在强势商务洽谈中逐渐找到了一些门路;9月跟着年初的线索,基本敲定了与明年上海的大展合作;10月工作坊直接向总部老板报告,与极具经验的生意人直接切磋,报告结束在会议室的门口老板对我竖起了大拇指;11月与国内前五展馆设计公司合作,原本对博物馆就情有独钟的沈老师又涨了不少知识;12月也许还有机会谈谈故宫的项目合作,真是满心期待。

大陆老板是一位很有情怀的生意人,每天走路上下班,他说脚踏实地的时候最适合思考。没有常见老板各种物质的加持,作为一名生意人,老板极具敏锐的嗅觉与满满的危机感,日常会议战略战斗的讨论,push我们不断学习与思考,给予我们最严厉的批评与最大的宽容。逐渐我也觉得做生意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我们现在做的事可都是在创业,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

同仁问我,都一年了你还留在公司真是不容易,我说反正肯定不是图钱;我反问后得到的回答是,工作除了钱,还有一些长远来说更重要的东西。我一下就读懂了他的意思,那是一份使命感与成就感。望你我都能在陪伴自己长达几十年的职场生涯中找到自己的一份快乐。

This is the end of the talk,沈老师要去沉迷于《上新了,故宫》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