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期月考作文2.0) 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初心
变与不变,历来是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古语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人生智慧,强调着变通的重要;也有“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的人生写照,诉说着不变的灵魂。而变与不变,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也有其新的内涵。
变的是处事的方式与方法。
莫奈改变绘画方式,用光与影的变化,创造出影响后世的画作;孟德尔改变思考方向,用统计学的原理处理杂交实验数据,提出遗传平衡定律,开创了遗传学的大门。
变,并非是要求人们独辟蹊径,越不同越好,也不是对原来的全盘否定,一点不能用,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及时的调整与创新,寻找更优方案,从而解决难题,走出困境。如果王阳明在格竹子几日未果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变通,果断舍弃格物,重寻方向,也许中国历史上就少了一位心学大师。如果没有鲁迅先生在当时看清国民现状后果断的弃医从文,也许我国就少了一位影响后世的思想家。
变的是外在形式。而不变的,应是内心的坚守与道义。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退休干部楷模杨善洲,用二十年时间改变荒山。岁月流逝,不变的是他一生为民的执着与信念。他用行动表达着他不变的初心与使命。
的确,无论是陶潜隐逸田园的出世,还是岳飞精忠报国的入世,他们都明确并坚定自己的初心,一生践行追求。
在如今瞬息之间千变万化的时代,我们习惯了“变化”,坚守住不变的初心,变的难能可贵。正因如此,我们更需坚守住内心的选择。正如李白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声,他自始至终不做违其本心的事;正如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物外,他的旷达与乐观始终不变。
变的是外在形式,不变的是精神内核。变,是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权变的人生智慧。不变,是坚定的态度与决心,是不改的初心与信仰。
变与不变,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相互依存,彼此交错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在不变的目标中寻找变通的方式,变化的环境里坚守不变的初心。如此,方能寻求变与不变的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