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无论这个时代怎样的改变,这世界上人的本质是不变的,萧红前辈不属于这个时代,可我却觉得她书中的那些人于我而言是十分亲近的,那样的生活我或多或少是经历过的。人就这样一代一代,代代相传下去,好的坏的也都跟着延续下去,时代变了,人多多少少也变了些,但若真的研究起来,人似乎也是没变多少的。
《呼兰河传》的序言部分是矛盾前辈写的,矛盾在书中写道:呼兰河的人民当然多是良善的,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他们有时也许显得麻木,但实在他们也颇敏感而琐细,芝麻大的事情他们也会议论或者争吵三天三夜而不休。他们有时也许显得愚昧而蛮横,但实在他们并没有害人或害自己的意思,他们是按照他们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现在的我们也依旧是这样活着吧。
《呼兰河传》是我读过的萧红前辈的第一本书,没有说多喜欢这本书,或是有多深刻的感情,只是打心里觉得很喜欢萧红,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书中所写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人和事,我很佩服她能够把所有的故事那样真实,自然的表达出来。白岩松在书中说过:有些书你以为读过了,其实是错过了。太年轻的时候,有些书的味道你是读不出来的。而在你真正到了需要它的年纪,却没能再次跟它相逢,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我不知道现在读这本书究竟是错过了没有,至少现在我觉得读过它我是很幸运的。
萧红前辈的童年是寂寞的,年年种着小黄瓜、大倭瓜,年年春秋佳日有些蝴蝶、蚂蚱、蜻蜓的后花园,堆满了破旧东西黑暗而尘封的后房,是她消遣的地方,慈祥而犹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侣。
三岁的时候祖母用针刺她的手,父亲对他很冷淡,母亲对她疾言吝啬,祖父成了她最好的朋友,喜怒哀乐都与祖父分享,若是祖父忙的没时间顾上她,她便一个人玩,到后花园里去东瞅瞅西看看,要不再去堆了一堆破旧东西的后房这翻翻,那抖抖,看什么都觉得奇怪好玩。
小的时候父母在外打工,把我留给外祖父外祖母照顾,我也没什么朋友,终日跟外祖母呆在一起,外祖母做饭,我就在一旁看着,外祖母下地干活,我就躺在车里睡着了,睡觉是也总抱着外祖母,外人来了我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坐在外祖母怀里听着。听姨姨舅舅们说我小时候跟着他们唤外祖母妈妈,想来也是挺傻的。虽然现在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到底心里还是觉得跟外祖母更是亲近些,若外祖母真的是我妈我倒觉得还好些,现在的留守儿童大抵也过着这样的生活吧,或许他们长大了内心也是有些孤单的吧。
呼兰河的小城生活日复一日,人们都那样反反复复的生活着,但热闹起来,整个小城的各个地方似乎都轰动起来,东家长,西家短的,乡里乡亲谈论起来,没有不知道的。那家的媳妇病了,跳个大神治治病,十里乡亲都来看热闹,眼看着没有效果,周遭的人都来出主意,这个偏方,那个药方的都来了,管不管用,真真假假都不知道,反正说的都挺邪乎的,那就都试试吧。十二岁的小姑娘嫁过来当媳妇,婆婆天天又打又骂的,姑娘活受罪,眼看着快死了,大家倒以为是真魂要还体了,病就要好了,高兴的不得了,婆婆就要倾家荡产了,人却死了。婆婆哭的像个泪人似的,久而久之成了疯子了。
现在的乡里乡亲坐在一起也都谈论些家常里短,这家的媳妇啦,那家的婆婆啦,谁家的孩子啦,到头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又好过谁呢!
孩童时代的我们,似乎是没有烦恼的,开心就笑,不开心就闹,那样一天天无忧无虑过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欢欢喜喜,一天天长大,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境。
萧红前辈娓娓道来小时候呼兰河城里所发生的事,书中不过分欢愉,也不过度悲伤,只是那样坦然的记录着。文章的最后她写到: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在年年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仔细的翻阅着,梦里似乎回到那个年代,醒来时想想,那个年代看似离我们很远,但若细细感受,就像是昨日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