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行经华阴》
行经华阴
崔颢〔唐代〕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作者】
崔颢:唐朝著名的诗人。
【译文】
站在险峻挺拔的华山上,向下俯视着长安城,天然形成、鬼斧神工的三峰伸向了天外。
武帝祠前的乌云快要散去了,雨过天晴后的仙人掌峰显得青翠欲滴。
秦关北靠着黄河、华山,地势是如此的险要,而驿路向西通过长安,可以到达汉畤。
问一问那些去追逐名利的人们,为什么不到这里来,求仙学道,追求长生呢?
【创作背景】
本诗是崔颢在天宝年间,到京城长安,路过华阴时所写。
【赏析】
本诗描写了诗人路过华阴时,看到的鬼斧神工的华山三峰的雄阔景色,表现了大好河山的壮美,抒发了诗人内心鄙视红尘俗世的情怀。华阴,指的是华山北面的陕西华阴县。
本诗题为《行经华阴》,指的就是路过此地,去往名利汇聚的地方:京城长安。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等,都是当时京城附近的的名胜景点。当时京城的东南面,就是诗人路过的华阴,那里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又称太华,山势险峻。华阴县隔着黄河的对岸就是大名鼎鼎的风陵渡。华阴县是河南向西进入京城的要道,路上行人络绎不绝。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行经华阴时所见的景物,抒发了诗人伤古论今的情怀。本诗的前面六句都是描写景物,写法是先总后分,由此及彼,井井有条。
首句“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诗人将险峻陡峭的华山,放在了富贵繁华的京城之上,“岧峣”两个字表现了华山的险峻高挺,一个“俯”字更表达了华山压顶之势。接着诗人将笔峰由整体转为局部,以“三峰”开始,表明华山的“岧峣”,而“削不成”三个字,则表达了一种神力大过人力的含义。
颔联“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描绘的是近景,诗人途经华阴的时候,正好赶上雨过天晴。只见三峰苍翠欲滴, 武帝祠前乌云将散,而仙人掌是那样的青葱怡人。这些雨后初晴的美丽景象,自然美妙,令人心旷神怡。另外诗句对仗工整,“武帝祠”和“仙人掌”,为末句的“学长生”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颈联“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诗人用充满了想象的巨笔,在读者眼前描述了一片虚幻的景象。一个“枕”字把黄河、华山拟人化了,而“险”字又暗示了是人们为了追求仕途,所经历的坎坷与挫折。后面的“连”字,把“汉畤”与前面的“武帝祠”“仙人掌”联系起来,再次对应末尾的“长生”,而“平”字则对应前面的“岧峣”“天外”,用驿路的平坦对应华山的险峻,同时也是一种暗示:长生之路比仕途之路平坦。“枕”和“连”两字是本诗的诗眼,用法奇巧。
尾联“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经过前面三联的表述后,尾联读来自然潇洒,蕴藏深意。本诗中劝人“学长生”,与当时遵崇道教的社会风气有关。本联上句笔峰突起,末句用反问的语气收尾,点明了本诗的主旨“何如学长生”,表达了诗人的感叹。
诗人曾两次进京,包括这次路过华阴,去往京城的目的,也是为了求取仕途的发展。当他路过华山的时候,由华山的险峻,而想到脱离尘世的悠闲自得,而现在自己为了仕途的发展,如此的辛苦劳累,不由得感叹万千,因此才劝人“学长生”。
本诗气势雄浑,意蕴深远,诗人将神话传说与名胜古迹、山河美景融为一体,匠心独运,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