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小街

2016-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乔之朗

 

儿时,我总爱在外婆家附近得小街上玩耍。

小街之所以称之为小街,是因为它规模小,街道两旁的路窄,但这并不影响小街上的气氛,小街时时挤满了人,很是热闹。

那时,外婆常牵着我们几个小孩去街上闲逛,一逛就是一个下午。小街也是再寻常不过了,街道两旁全是木头和砖块搭建而成的小店铺,房子的屋顶上也是整整齐齐地铺满了瓦片。

小街上的商品也是琳琅满目,与如今的便利超市有得一拼。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却总是眼巴巴地盯着各式各样的食品,家乡的红糖是出了名的,因此不少店铺都有卖冻米糖、红糖麻花、红糖炮筒(方言≈b呃冻),还是现做的。这其中红糖炮筒是我的最爱,炮筒外涂着红糖浆,虽有些黏牙,但味道却是甜腻极了,我总喜欢一根手指穿进空心的炮筒,套着吃,其他小孩也学着弄出各种吃法,真是富有情趣!

小街在雨天更是热闹,因此我们几个小孩们都期盼雨天去小街玩,小孩嘛,哪里热闹上哪玩。不仅如此,我们还喜欢听雨声。雨天,当大颗大颗的雨珠散落在屋顶的瓦片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时,我们总是兴奋不已,而且雨珠落在每片瓦上发出的声响又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拼凑在一起倒像是一曲欢快的歌谣。在这时候,我们一定会坐在一个屋檐下的石墩上,静静地聆听这雨声,静静地观看着雨中的人文景观,那是一幅怎样祥和、淳朴的画面啊!

许多年过去了,城乡规划的原因,外婆家迁至市区,我对外婆家的老房子甚至是小街的记忆也愈发模糊了,但那雨声似乎还萦绕在耳边。

偶然的一次,大人们想去看一看外婆家老房子那边发展得怎么样,说去就去。倒也不是很远,我们坐车过了两三个十字路口就到了。大人们指着一个西式花园小区,说那位置就是,只听得他们感叹:“哟,变化真大啊!

突然,外婆拉拉我的手,边笑边用方言对我说话,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我喜欢玩的那条小街还在。我听了有些兴奋,想去一探究竟。

小街,不,现在可真不小了,街道不仅变宽了,两旁还林立着众多商业大楼,店铺也一个挨着一个的,齐刷刷的,只是没有再买红糖炮筒的了,大都是服装店。在这里,没有吆喝声,少有地道的方言,换来的是众多外地口音的声音,顿时,一种陌生感油然而生……

面前的这条街已不再是我所熟悉的小街,那熟悉雨声也固然是听不到的了。

我相信小街随着时代的巨轮,还会继续变着,不知又会让多少人感到陌生。这条曾经普通的小街要想存活下去,就必须被改变,与时俱进,不然迟早会被淘汰。或许人也一样吧,久别重逢的同学,却找不到当年的影子,那种感慨人人都有。世界在变,周围的人在变,且从未停下过步伐。

我不禁想起了歌曲《似水流年》中的歌词:“留下只有思念/一串串/永远缠 浩瀚烟波里/我怀念/怀念往年 外貌早改变/处境都变/情怀未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