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思考@IT·互联网

没钱的时候,怎么做公众号运营?

2017-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云粉吧

月底要考核KPI了

亲爱的的粉丝

你们在哪里?

做公众号,涨粉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终极”。当看到新增人数上了三位数的时候,欣喜之情绝对不亚于小哥推开长白山上那扇青铜门。

然而困扰小编的是——资源有限,活动效果难预测。

是不是没钱、没人这些资源,就只能干瞪眼看着粉丝呈直线取关?眼巴巴看着“别人家的”活动引爆朋友圈?微信广告

当然不是。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其实就是小编亲身写照啦)↓

老板:“我们要办一场活动,吸点粉丝OR搞点用户。”

你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老板,预算多少呀?”

老板转身甩过来一篇《没花1分钱,我涨了1w粉丝》,同时拍拍你的肩膀:“很多公众号都是白手起家的。”

然后用眼神告诉你:有钱,就直接去买粉了,要你何用?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炊,怎么才能不花钱就把粉丝赚得盆满钵满?

只付出极少的成本,就调动大量的资源,做出非常成功的活动,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举个栗子:

滴滴welcome

滴滴现在日活量千万级,但它这样开始的↓

最开始,它选择司机端作为突破口:挨个找出租车公司推广(忽悠),很多公司拒绝了,最终只有一个很偏远的小公司同意安装。

为了留住这批司机,滴滴专门找了几个员工,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滴滴叫车,一单接着一单,前脚下车,走几百米,就叫第二辆车。

通过这种方式,滴滴留住了第一批司机。并以此为资源继续忽悠其他出租车公司。

当司机端增多,滴滴开始通过补贴来诱惑用户侧。

用户侧起量,再通过奖励机制(烧钱),用逐渐扩大的用户量,继续诱惑司机端。

滴滴一步步地构建了司机和用户的生态。

看完这个例子,get重点了吗?(敲黑板)

构建生态是运营的终极目标。微信广告

在良好的生态中,各方相互输出价值,也相互消费价值,互存共生,和谐平衡。

因为我们通过活动设计和“套路”,不断为原有资源充值,撬动更大的资源,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实现“白手起家”。

但是,资源之下的生态本身的价值不可替代。

之前有一个公众号,实现的是学生和教师间的连接。

学生通过公众号拍照提问题,老师拍照解答,有些还会附讲解语音。

在前期,公众号运营还不错。

但这里有个核心矛盾:学生不会为提问付费,因为替代产品很多,线下可以问老师和同学,线上还有其他免费入口。

但老师答题是为了赚钱。所以,这个公号的边际成本不是0,而是一个恒定值。平台规模越大,每天贴给老师答题的钱越多。

而一旦停止补贴,让学生出钱,学生就会逃向免费途径,老师也就此流失。

生态本身的价值并非不可替代的时候,即使双方互相需要,也不能形成有效的依存关系。一旦补贴结束,生态会立刻崩溃。

当公众号生态初步构建之后,如何环环相扣地给各端“充值”?

1. 通过忽悠把利益前置

《读者》的一个段子,是对这个套路的最佳注解:

一个商人答应给一个穷小伙子取个老婆。

他先找到某著名大银行家,告诉他,我给你推荐个银行行长,他即将是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女婿。

银行家答应了。商人又登门造访洛克菲勒提亲,他说,你女儿有门好亲事,那小伙是著名银行的行长。洛克菲勒也高兴的同意了这门亲事。

2. 发动对手的力量

借势、共鸣感文案、品牌包装等,都是为了通过营销为原有资源充值。

比如网易云音乐的红色专列,大量公众号为了蹭热点跟风转发、评论。

比如咪蒙的选题,意在最大程度的激起情绪。一篇《咪蒙: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激起多少自媒体的口诛笔伐、辩论批判?这些被激发的自媒体资源,反过来推动了咪蒙的热度和影响力。

至此,为什么感觉公众号运营就是一个个套路?

因为灵活的选择套路,层次分明的使用套路,是一个运营的修为。

最后,分享一个营销之神史玉柱的一个小故事:

征途发布会最后的晚宴是在黄浦江的一艘游轮上,吃饭的时候史老板神秘兮兮的对记者们说,一会有惊喜。

饭毕,记者出船舱,船已经行至外滩最繁华的地段,正当他们欣赏外滩风光的时候,东方明珠和金茂附近忽然开始猛放烟花,一时间五彩斑斓,好不美丽。

在场的记着们纷纷惊叹,史老板不但财大气粗,而且牛逼到能在外滩附近放烟花,真是豪客手笔。

他笑笑说:“那不是我们放的,是上海为了迎接APEC放的烟花。”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欢迎登录官网:www.yunfenba.com了解详情

欢迎关注云粉吧微信公众号:yunfenba

— end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