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三个功夫
01
事上练
肩负着民族振兴重任的人,总会经受一系列磨难,在各种诱惑和干扰中磨砺自我,如果没有抵御过诱惑,没有经历过磨练,就很难战胜困苦,带领大众寻找到光明的前途。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王阳明的成长经历印证了孟子这一思想。
王阳明出生在书香门第,仕宦世家,天资聪颖。但他的问学治学之路并不平坦,年轻时为求证先贤“格物致知”学说,曾格竹七日七夜,差点丢了性命,落下困扰一生的肺病。他的仕途更是充满坎坷磨难,经历牢狱之灾,几起几落,死里逃生。但正是这些磨练,让他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为儒学圣人。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王阳明名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从小立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志向。虽然世道艰难、环境险恶、疾病缠身,而王阳明却一直与山中贼、朝中贼、心中贼做斗争。一些官员沉默退缩、一些官员随波逐流、一些官员同流合污、一些官员为虎作伥,王阳明却用舍生取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挺身而出,以坚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智慧死里逃生,讲学、施政、平乱,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外无物,心即理也”的心学大道,并培养了一大批心学思想的继承人。
王阳明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百死千难中积累生命的经验和智慧,他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将学问付诸实行、在艰难中建功立业的功夫,历经修炼而获得的强大内心及战胜苦难的决心和智慧,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02
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 打铁方能成铁匠’, 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精髓之一,强调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
王阳明曾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强调真知真行,真知必包含行,真行必包含知,要在日用伦常之间,在礼乐刑政之间,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用来修身齐家,用来敬老爱亲,用来为政理事。在贵州,王阳明不只是悟道、讲学,还与各民族、各阶层的人相处,播撒中华文化的种子,撰《象祠记》以教化人心;在江西,王阳明不仅止讼、剿匪,更教化民心,建申明亭和劝善亭,以仁德感化四方。
回顾中国共产党人所走过的路,每当我们做到了“知行合一”,事业就成功;每当我们没有做到“知行合一”,事业就遭受挫折。当今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心系人民、知行合一。
03
致良知
阳明心学最终指向的“致良知”不是简单地谈良心与道德自律,而是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要“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要“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王阳明一生不断自我完善、追求真理,通过自我的修炼和实践的锻炼,不仅自己找到了内心的光明,更将这种发现尽力散播,帮助更多的人发现自己内心的光明。王阳明真正打动世人的,不是他经受残酷折磨而几近死亡,也不是他为躲避追杀而诈死逃亡,而是他在遭到各种迫害时忍辱负重,从人生夹缝中追寻自我的努力,是他在功成名就后排除干扰,听从良知召唤魂归故里的悲壮之旅,更是他临终前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告白。
“致良知”赋予我们每个人完善自我、实践道德、不断求索的勇气,使我们从中获得智慧和力量,不论顺境、逆境,练就强大的心灵,创造出精彩的人生,做一个“知行合一、内心光明”的人。正因为如此,阳明心学自诞生以来,许多人都将其奉为圭臬、身体力行。
事业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要过来的。良知要在事上磨练,要在实践中获取。“事上练”不仅是提高我们修养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成才的必由之路。所谓“事上练”,就是在日常事务中用心去琢磨、领会、发现、顿悟;事上练的过程,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通过“格物”,也就是实践、思考、再实践,最终达到“致良知”的终极目标。
王阳明继承和发扬光大了中国儒学特有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创造人与自身的和谐。阳明心学对解决当今社会中人心浮躁、道德松弛、信仰缺失的问题或许是一剂精神药方。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要搭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而学习发扬阳明心学则具有积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阳明心学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也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巨大的智慧。可以说,今天的中国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应该读王阳明,当今世界各民族都可以从阳明心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