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情感

天津早点08炸糕

2020-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手有语香

上次说到蒸饼儿的亲戚,那么聪明的读者你们猜到了吗,这个亲戚是谁呢?

对就是炸糕!耳朵眼炸糕,天津三绝之一,其他两绝是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

大体上天津炸糕分为两种,糯米面炸糕和烫面炸糕,两种炸糕各有特色,风味不同,主要的区别就在面上,先说说市面上比较多的,品尝比较多的糯米面炸糕

1、糯米面炸糕

步骤一、就是用糯米混合着面粉,一边用开水,边用筷子搅拌,什么时候搅拌费力了就用手和成团,成为光滑的面团后备用合

步骤二、搅拌馅,馅有很多中,主要的是豆沙馅的,就之前说的蒸饼儿的掐,这也是最著名的馅儿加上红糖和白糖。另外还有其他的改良馅,草莓,哈密瓜,巧克力等等,应有尽有。可以和元宵馅媲美了。用面团赶好剂子,然后沾上点油之后把馅放进去,包好,记住剂子一定要薄厚均匀,馅儿不能太多。要不然后面容易露馅,露了馅可就不好了。

步骤三、锅中加入油烧到3成热,这个时候慢慢的下包好的炸糕,小火炸成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金黄的的炸糕,蓬松的外表,色香味俱全啊。

炸糕炸的金黄酥透,咬一口后,黄白黑三色分明,黄的是炸焦黄的外皮;白的是糯米的皮料,有嚼头,又不粘牙;黑的就是甜甜的传统豆沙馅。

2、烫面炸糕

另一种炸糕就是烫面炸糕,和糯米炸糕不同的就是外皮,这个外皮就是纯面粉。基本步骤是一样的,不同的就是合面这块,用开水烫面,揉光揉熟乎了。然后赶成剂子,包上馅。然后三分油上过炸。由于只有面粉,炸出来的炸糕呈老红色,和之前的糯米面的金黄色有所不同,吃起来烫面的更加酥脆一些。烫面炸糕面软而不粘牙,吃起来更加松软,豆沙香甜,别有一番风味。

同时烫面炸糕表面由于油炸的原因,看起来会更加大一些,炸好的面之间空隙较大,类似吃面包的感觉,也较快叫人感觉到饱。

两种炸糕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而天津三绝之一的,耳朵眼炸糕,就是糯米面炸糕。

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清光绪庚子年间(1900年),当时的北门外大街是去往京师的通得街大道,东西两侧的估衣街、针市街、竹杆巷等,是全市最大的干鲜果、皮货、染料、药材市场。

耳朵眼炸糕店的第一代掌柜刘万春,之前就是推着独轮车在鼓楼、北大关一带走街串巷流动售货,后买卖稳定了,从而改为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门外大街上摆摊设点现做现卖。

后来,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下一间八尺见方的门面,挂起“刘记”炸糕的招牌,办起了炸糕店。

由于刘万春做的炸糕选料精、作工细、味道好、口感妙,物美价廉。在众多的炸糕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买卖日见兴隆,赢得了"炸糕刘"的美称,又因为炸糕店靠近估衣街和针市街上的染料庄、当铺、银号、布铺、鞋帽店。富户、百姓人家过生日、办喜寿事。

借"糕"字谐音,取步步高升的吉利,为了图个好彩头,人们纷纷提前预约购买炸糕,使得生意蒸蒸日上,刘记炸糕店显露了名声。

炸糕店的旁边紧靠着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狭长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渐渐的“刘记”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就是“耳朵眼”炸糕了。后来日伪时期曾改名为"增盛成",但人们更加觉得“耳朵眼炸糕“”朗朗上口,名号响彻了天津卫。

到了天津,特别是鼓楼东街的口上,当您看到一大队排队买炸糕的人们,您参与其中,您就能体会到天津三绝之一的魅力了,绝对不虚此行。如果您还是意犹未尽,请移步到旁边的耳朵眼会馆,体会更加纯正的天津小吃以及津菜的精华,领略更为历史悠远的津门食韵和源远流长的津沽文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