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9《讲谈社世界史4: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
关于作者
杉山正明,京都大学文学教授,日本著名的蒙古史、中亚游牧民族史专家,著有《大蒙古的世界》《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的兴亡》《游牧民眼中的世界史》等作品。
关于本书
站在蒙古帝国的角度回顾它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蒙古帝国阶段。蒙古帝国能够征服那么庞大的疆域,不仅在于它善用组织战、舆论战,而在于帝国统治的开放与宽容。当扩张不再继续,蒙古帝国进入第二阶段,转变为一个“同族兀鲁思组成的世界联邦”,各个兀鲁思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作者把这个阶段称之为“蒙古和平”。当蒙古帝国的这些继承国家相继消失,蒙古帝国的影响并没有结束,而是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后蒙古时代”继续塑造者欧亚大陆多个大帝国的成长,将它的身影延长到近代时期。
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蒙古帝国史”“元朝史”“中国史”到底是什么关系?站在游牧民族的角度回看蒙古帝国的历史会有什么不同?
第二部分,聚焦在蒙古帝国所谓的“漫长的后世”,蒙古帝国存在不久就分裂了,为什么作者认为它开启了新的世界史,并对世界产生了五六百年的影响?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系列第四本——《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这本书将带你从游牧世界的角度回溯蒙古帝国的兴衰,并发现它对世界漫长、深刻的影响。
提到蒙古帝国,我们会想到成吉思汗、忽必烈,会想到骁勇善战的骑兵,想到空前绝后的辽阔疆域。但是我要提醒你,我们有可能并没有搞清楚“蒙古帝国”“元朝”与中国历史的关系。很多人都知道,元朝是我国的一个古代王朝,是蒙古帝国的东方所在。从成吉思汗开始,历代蒙古最高统治者都在东方控御着整个帝国。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元朝是蒙古帝国的中枢,蒙古帝国远征拿下的疆土也都是附属于元朝的。到后来,各个汗国独立出去,对于元朝来说就是“分裂”,意味着元朝中央统治力的下降。
我国著名蒙元史学家姚大力教授认为,今天中国人认识蒙古帝国都是习惯性地从元朝进行回溯,这是非常片面的。“蒙古帝国的历史是一个独立的帝国的历史,它不从属于任何一个当代国家的历史”。这本书将带你从游牧世界蒙古帝国的角度来重新观察这个帝国。
介绍一下本书作者杉山正明,他是京都大学文学教授,日本著名的蒙古史、中亚游牧民族史专家,写了《大蒙古的世界》《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的兴亡》《游牧民眼中的世界史》等作品。他的很多书已经翻译为中文,「每天听本书」也有解读。
为了更好地为你介绍这本书,我采访了我国著名的蒙元史专家——姚大力教授。姚老师现任教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同时还担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他曾在美国和杉山正明有过学术往来,还为杉山正明的另一本著作《疾驰的草原征服者》写过推荐序。
接下来,我将结合对姚大力教授的采访,分两部分向你介绍这本书。第一部分,“蒙古帝国史”“元朝史”“中国史”到底是什么关系?站在游牧民族的角度回看蒙古帝国的历史,我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发现?第二部分,我们聚焦在蒙古帝国所谓的“漫长的后世”,蒙古帝国存在不久就分裂了,为什么作者认为它开启了新的世界史,并对世界产生了五六百年的影响呢?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改变一下站在中国向北看的习惯,从蒙古帝国的角度来重新发现它的历史。
在此之前,有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蒙古帝国史、元朝史和中国历史是什么关系?元朝和今日蒙古国又是什么关系?
首先,蒙古帝国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吗?姚大力老师给出非常明确的答案,蒙古帝国是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除中国外,它的疆域还包括今天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伊朗、伊拉克、中亚以及朝鲜半岛等。发生在如此辽阔的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不可能被囊括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历史框架中。
但是元朝的历史,毫无疑问属于中国历史。当今世界上总共有1000多万蒙古人,其中650多万生活在今天中国境内,在蒙古国有230万,在俄罗斯和世界其他的地方还有100万。国外蒙古人的总数,只有中国蒙古族人口的一半略多。中国蒙古族既构成了当代世界上蒙古民族的主体,又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就是属于中华民族一部分的蒙古族建立在中国的王朝。同时参与这个王朝的统治管理的,还有越来越多的汉族和当时中国其他民族的成员。元朝版图的绝大部分与今天中国的疆域重叠;元朝的两个政治统治中心,即上都和大都,都在今天中国境内;元代诸多重大政治设施,主要都落实在今日中国的地理范围内,并且一直影响到很后来的时代;元代人口的主体,它的经济和文化重心,也都位于今日中国范围之内。所以,有非常充分的理由认为,这段历史必然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中国北方的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是蒙古族,蒙古当初崛起的大本营也在今天蒙古国境内,那蒙古国会不会把元朝当作是蒙古国历史的一部分呢?
姚大力老师给出的答案是,蒙古国并不认为元朝是蒙古国历史的一部分。就像建立在中亚、西亚和欧亚北部那几个蒙古汗国一样,元朝也源于蒙古帝国,可以说它们都是蒙古帝国的“继承国家”。但我们必须十分明确地把1206年到1260年的蒙古帝国史,和1271年到1368年的元朝史区别开来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
蒙古帝国当年崛起的大本营主要在今蒙古国的土地上。尽管如此,现在蒙古国的历史教科书说: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后来分别迁徙到各地,建立起很多国家;他们中间的忽必烈跑到中国,建立了元朝。可见,蒙古国倒并不认为,元史应当属于蒙古国历史。元朝的疆域覆盖了今日中国和蒙古国。这是蒙古帝国留给元朝的历史遗产。它既不意味着中国征服了蒙古国,也不是蒙古国征服了中国。
那应该如何判定某段历史是属于哪个国家的呢?
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以当代国家边界来划定每个国家讲述各自历史时的地理范围。比如古代吐蕃在今天中国的版图之内。所以尽管吐蕃对唐宋两朝来说都是“外国”,但这并不影响西藏地区的历史自始至终都属于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历史的国家归属主要取决于当代国家的边界。所以,疆域庞大的蒙古帝国的历史不属于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历史,而元朝史则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说清楚了元朝、蒙古帝国和中国历史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站在蒙古帝国的角度,来回看蒙古帝国的历史。
杉山正明认为,蒙古帝国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蒙古帝国”阶段,从13世纪初成吉思汗建立汗国开始,大概持续了半个世纪。第二个阶段是“蒙古和平”(Pax Mongolica),也就是“蒙古统治下的和平”的意思。这个阶段从忽必烈担任第五任蒙古大汗开始,一直到蒙古帝国的各个继承国家先后消失,持续到14世纪中后期。第三个阶段被作者称作是“后蒙古时代”,虽然蒙古帝国早就不在了,但它对欧亚世界仍然持续发挥着影响力,长达三百多年。
我们先看第一个阶段——“蒙古帝国”阶段。1206年,蒙古各部在斡难河畔召开蒙古王侯大会“忽里台”,已经控制蒙古高原的铁木真被推举为大汗,并获得尊号为“成吉思汗”,意思是“像大海一样强大的草原领袖”。这宣告着“大蒙古国”,或“蒙古帝国”历史的开始。这一阶段的主线是,持续四十多年的三次远征,一个庞大的帝国开始出现在欧亚大陆。对于这段历史,很多喜欢蒙元史的中国人都很熟悉,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但有个问题很关键,人类历史上不乏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为什么唯独蒙古帝国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呢?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蒙古军队作战时善用围猎包抄的战术,同时使用了火药等先进武器。也有人认为,蒙古骑兵充分发挥了游牧民族速战速决的特点。另外,蒙古征服的很多地方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组织模式,防御力比较弱,甚至有很多地方是无人之境,所以版图扩张很快。还有人说,蒙古人采取“恐怖统治”策略,经常屠城,导致没有人敢反抗他们。
作者杉山正明给出更多维度的解释。在他看来,蒙古帝国的军队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杀人不眨眼的赳赳武夫,他们非常重视情报战、组织战,尽可能减少直接作战带来的伤亡。
比如在对中亚的花剌子模作战时,蒙古很清楚,面对这个强大的对手,硬碰硬是没有把握的。所以,在蒙古军队采取了情报战策略,进攻每个要塞城市前,都要进行非常周全的战前侦察。再比如,在阿富汗地区作战受阻时,成吉思汗立刻选择了谨慎撤退,避免一味冒进带来无谓的伤亡。
蒙古帝国的军队还特别擅长舆论战,用这种方法来减少实战。历史上传说的蒙古军队战无不上、杀人如麻的形象,多半是蒙古人自己的宣传策略。这在后来被继承下去,一方面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另一方面却也造成了蒙古军队的坏名声。杉山正明认为,蒙古人其实非常重视士兵及族人的生命,所以史书上很少有死刑的记载。
关于蒙古帝国为什么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作者还给出一个解释——蒙古是个“开放的帝国”。你想,即使蒙古骑兵再怎么强大,如果只是凭借武力也无法拿下那么多的土地,并进行征服后的统治。所以,蒙古帝国的策略就是使更多人“成为伙伴”,这其实是一种不分你我的同盟关系。
蒙古人一直不断地将“蒙古”的含义扩大,首先成吉思汗后代构成的“黄金家族”,以及原来蒙古部落的人,是蒙古人。1206年,蒙古帝国形成的时候,臣服于成吉思汗各个草原部落也进入到“蒙古”的范畴。而在征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伙伴”也被当作“蒙古人”吸收进去,比如女真人、汉人,西方穆斯林地区、东欧地区归顺蒙古的人,都被纳入“蒙古”这个系统。
杉山正明直言不讳地说,蒙古快速扩张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这种胸襟无限开阔的集团概念。蒙古帝国基本上没有出现过明显的种族歧视,只要是有能力、技术或文采的人,就会受到任用,形成一个“开放的帝国”。
到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成为蒙古帝国的第五任大汗时,蒙古帝国的势力范围已经非常庞大,东起朝鲜半岛、中国北方,经中亚,西至东欧、西亚。作者认为,蒙古帝国的崛起,对于欧亚大陆来说意义重大: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得到整合,新的世界秩序出现了。蒙古帝国的历史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作者把接下来的这一个半世纪的历史称作是“蒙古和平”,强调在蒙古帝国的统治下,各个地区保持相对的安宁,以及密切的商贸、文化交流。
在古代,由于通信手段有限,治理庞大的疆域,一直以来都是所有统治者面临的最大问题。蒙古帝国需要管理的疆域更是空前绝后,统治者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杉山正明认为,蒙古帝国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多个同族兀鲁思组成的世界联邦”。
什么是“兀鲁思”(ulus)呢?这是一个蒙古语单词的音译,指欧亚大陆中央区域以游牧民为主的政治实体,我们中国人会把它翻译为“汗国”,比如“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等。但作者强调,这个“兀鲁思”虽然有“国家”的含义,但它并不等于我们理解的国家,它不强调土地和领地,而强调“人的聚合体”,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个“伙伴”的概念。
兀鲁思的首领被称作“汗”(qan),众多“汗”之上是“可汗”(qaqan)或称“合罕”(qa’an),中国人更习惯称之为“大汗”。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草原首领都能被称作“可汗”“大汗”,只有草原霸主才有资格享有这个名号。当初唐太宗一度被称为“天可汗”,我们可以想象到他在游牧世界的影响力。
我们说回蒙古帝国,杉山正明把蒙古帝国看作是“多个同族兀鲁思组成的世界联邦”,翻译一下,在作者看来,蒙古帝国是由一位“大汗”统领多位“汗”形成的多元复合体。例如,第五代大汗忽必烈在位的时候,忽必烈直接统领的“大元兀鲁思”是宗主国,其他“汗”统领的兀鲁思,和“大元兀鲁思”共同构成了蒙古帝国这个复合体。
这一点很关键。我们在提到元朝历史的时候会说,“后来几个汗国分裂出去了”。但是,如果按照作者所说,蒙古帝国是“多个兀鲁思组成的世界联邦”的话,“分裂”二字用得并不恰当,因为那些“兀鲁思”本来就是独立运作的,它们分别拥有完整的管理系统,并不是元朝的一部分。
那蒙古帝国的这种组织模式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正如“蒙古和平”这个名称,作者认为,庞大的蒙古帝国进入到一个宽松安宁的新的秩序当中。早在1206年蒙古帝国成立之初,成吉思汗就把全蒙古军队分为左翼和右翼,本人位于中央,统辖左翼和右翼,推动国家对外扩张。东边的左翼由成吉思汗的三个弟弟统领,西边的右翼由它的三个儿子负责。
熟悉地理的朋友会发现,蒙古高原的东边是我国的大兴安岭和东北地区,再向东就是海洋了。而西边,是辽阔的欧亚大陆腹地,继续向西还有欧洲。可以看出,成吉思汗是在有意将更肥的肉分给儿子们。后来在东欧、中亚、西亚稳定存在的“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正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建立的。这正符合成吉思汗的宏大设想——建立一个由“黄金家族”世世代代有序管理的稳定世界。
因此,作者把蒙古帝国第二个阶段称为“蒙古和平”。作者甚至认为“蒙古和平”形成的这种宽松秩序,是推动全球化关系的“大智慧”,是全球连为一体的开端。蒙古帝国开启了新的世界史。
由于蒙古帝国的存在,一度中断的陆上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金帐汗国、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通过陆路将欧洲和亚洲各地连接起来。而大元也开始推动海上贸易的发展,控制着印度洋航线的交流。因此实现了陆地和海洋的贯通与体系化,绝大部分的欧亚地区都被拉入这个“新世界”中。这种将广大地域连为一体的做法,直接影响了后来欧洲“文艺复兴”的展开,以及新航路的开辟。
第二部分
从14世纪中后期到15世纪初,蒙古帝国的四个继承国家,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大元、金帐汗国先后消失或解体。按理说,蒙古帝国的历史也就结束了,但杉山正明认为,欧亚大陆的历史进入到长达三百多年的后蒙古时代。
这一部分,我们重点关注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解释一下本书题目中的“漫长的后世”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在20世纪前期,欧亚大陆很多古老的帝国相继消失。东方的大清帝国在1912年画上句号,北方的俄罗斯帝国的罗曼诺夫王朝在1917年终结。一战后,曾经盘踞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在1922年解体。如果回溯到19世纪中叶还会发现,曾在印度次大陆存在三百多年的莫卧儿帝国在1857年灭亡,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的一部分。
这些帝国,与我们今天谈的蒙古帝国有什么关系呢?杉山正明认为,20世纪初先后消失的这些帝国,实际上都分别与蒙古帝国及其时代有着某种渊源。
我们先从东方中国谈起。你可能会有疑问,元朝之后是明朝,蒙古人和后来的中国历史有什么关系呢?作者认为,蒙古对中国的影响直到20世纪从未中断,它为中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提供了经验,是中国历史从“小中国”走向“大中国”的开始。
我们在学历史的时候了解过,1368年,面对朱元璋的北伐,元朝末代皇帝逃回蒙古高原,这似乎意味着,中国历史已经转入明朝阶段了。但事实上,这只意味着元朝全国性统治的结束,“大元”这个国家继续被使用着,中原王朝把它称为“北元”。
大概20年后,忽必烈的后人曾一度失去大元的汗位,很多草原部落首领跃跃欲试,争夺最高统治权。但他们都默认一点,游牧世界的大汗的人必须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也就是所谓“黄金家族”的成员。
后金的崛起,以及清朝的建立同样是参与了这套游戏规则。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后,向西部草原扩张。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通过满蒙联合的策略,获得了大元的法统,也就继承了大元曾经保有的内陆亚洲与中华全境统治者的名分。
你会说,如何继承大元法统呢?实力肯定是第一位的。但是内陆世界的大汗,必须是黄金家族的人。怎么办呢?皇太极想到的办法,是成为黄金家族的女婿。他迎娶了一位蒙古科尔沁部的女子为皇后,这位女子就是顺治帝的母亲,非常有名的孝庄皇太后。
我们接着说,皇太极成了黄金家族的“女婿”,依靠实际的武力夺得了法统。后来,历代大清王室都与拥有成吉思汗血统的蒙古王侯保持着通婚,强化着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传说,皇太极获得大元的传国玉玺后,在大本营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模仿当年的成吉思汗召开了蒙古王侯大会——“忽里台”,接受蒙古王侯的朝觐,并给自己的新帝国定名为“大清固伦”,也就是“大清国”。
所以,之后历代大清皇帝都把恢复大元的昔日荣光作为目标。乾隆年间,准噶尔部落被击败,大清终于拥有了包含中原、西域、北方游牧渔猎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巨大版图。
作者认为,在元代以前,中国的统治其实是一种“小中国”模式,也就是以中原为核心。即使势力渗透到北方和西域,也是一种松散关系。但从元朝开始,中央对于全国的统治是多元并重的,除传统的农耕区外,那些从未被真正治理的草原和西域等地也被纳入了中央的实际管理当中,奠定了“大中华”的框架。大清时期,朝廷进一步巩固了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奠定了今天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但需要看到,这种伟大工程的基础工作是大元完成的。所以,作者认为,蒙古对于中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清朝,乃至近代。
说完了东方,我们再简单看一下蒙古帝国其他地区后来的历史。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帝国在近代曾从欧洲向亚洲进行过疯狂扩张。但在13世纪以前,俄罗斯却远没有这么威风。俄罗斯人属于东斯拉夫人,生活在东欧寒冷的森林地区。9世纪,也就是中国唐朝后期,东斯拉夫人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成立了。但它常常陷入分裂,并被北部的瑞典人、西部的波兰人欺负。
后来的俄罗斯为什么会崛起,并且疯狂扩张呢?
作者认为,这个结果要得益于蒙古。蒙古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整合了俄罗斯的东欧版图,第二,点燃了俄罗斯的爱国主义火焰。
在13世纪蒙古远征时,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儿子拔都率蒙古远征军到来,灭亡了基辅罗斯等国,整合了广大的东欧、中亚地区,建立了“术赤兀鲁思”,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四大汗国里的金帐汗国。在蒙古人统治期间,不起眼的西北方小公国莫斯科由于距离统治中心较远,所受约束较少,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后来,莫斯科公国通过各种努力取得了蒙古统治者的信任,成为蒙古在当地的代理人,并进一步趁着金帐汗国的衰落,逐渐吞并了各公国,在15世纪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
在俄罗斯民族的形成中,蒙古人入侵的故事成了绝佳的催化剂。俄国人把那段历史称作是“鞑靼之轭”,意思是“来自蒙古人的枷锁”。这种仇恨,激发了俄国人的求生欲望与复仇动力。
从16世纪中叶开始,控制了伏尔加河流域的莫斯科公国,反过来陆续整合游牧力量,一步步侵入哈萨克草原和中亚,甚至将目光从蒙古高原进一步投向中国和朝鲜方面。俄罗斯帝国迅速膨胀起来。
近年来,俄罗斯教育部开始提倡将“鞑靼之轭”的表述转变为“鞑靼依附”,客观上承认了蒙古人的统治对于俄罗斯民族形成的促进作用。
说完了东欧的俄罗斯帝国,我们再看中亚地区。蒙古帝国在中亚的组成部分,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及其后人建立的“察合台兀鲁思”,我们习惯把它称为“察合台汗国”。它虽然名义上存在了四个多世纪。不过在察合台汗国建立一百多年后,也就是在14世纪中期,他就分裂了。其中,西察合台汗国的一位贵族趁势崛起,这就是帖木儿。你可能听得出来,帖木儿和铁木真其实是一个名字。
前面提过,没有黄金家族的血统,帖木儿再怎么强大,也不能称为大汗。帖木儿的解决办法和后来的皇太极如出一辙。他与察合台王室建立了姻亲关系,也成了成吉思汗后裔的女婿,加入黄金家族体系里。后来他建立了一个囊括中亚和伊朗、伊拉克等地的广大帝国——帖木儿帝国。帖木儿帝国甚至曾经打算远征明朝,重现蒙古帝国的荣光。不过,由于帖木儿病逝,明朝逃过一劫。
帖木儿帝国的一支在1500年后南下印度次大陆,建立了莫卧儿帝国,也就是作者所谓的“第二帖木儿王朝”。请注意,这里的“莫卧儿”就是“蒙古”的另一种读法。这个莫卧儿帝国统治了印度北部地区三百多年。当然,后来由于自身衰落,大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把包括莫卧儿帝国在内的印度次大陆一点点蚕食掉。莫卧儿帝国皇帝逐渐丧失了实权,只在名义上一直延续到1858年。所以说,直至近代,蒙古帝国的影子仍然也还在南亚残存着。
蒙古帝国还有一个组成部分,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建立的“旭烈兀兀鲁思”,我们习惯称之为“伊尔汗国”。在建立伊尔汗国的过程中,旭烈兀灭掉了统治西亚六百多年的阿拉伯帝国。虽然伊尔汗国只存在了不到八十年,但深刻地改变了西亚的历史走向。伊尔汗国解体后,各种势力在原来伊尔汗国的土地上展开争夺。在西北小亚细亚的一角,一个突厥部落在兴起,这就是后来一度非常强大的奥斯曼帝国。
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蒙古帝国是个欧亚大陆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庞大帝国,它的历史并不完全从属于当今的任何现代国家。
站在蒙古帝国的角度回顾它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蒙古帝国崛起,也就是它的扩张阶段。蒙古帝国能够征服那么庞大的疆域,不仅在于它善用组织战、舆论战,而在于帝国统治的开放与宽容。当扩张不再继续,蒙古帝国随之转变为一个“同族兀鲁思组成的世界联邦”,各个兀鲁思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作者把这个阶段称之为“蒙古和平”。当蒙古帝国的这些继承国家相继消失,蒙古帝国的影响并没有结束,而是继续塑造着欧亚大陆多个大帝国的成长,将它的身影延长到近代时期。
到这里,这本书就为你讲完了。欢迎你进一步阅读「《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采访精选」。同时,我也希望你提出好的问题,问题可以是对本书观点的补充或是挑战,我将替你请教姚大力教授。
撰稿、讲述:裴鹏程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戳此直达「《蒙古帝国与其漫长的后世》采访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