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雪”和“山也”:《登泰山记》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课本注释这个“乘”字云: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这个注解未得姚鼐此文要领。
姚鼐要去的不是杏花春雨的江南,而是五岳之首的泰山,如何为雄伟、壮丽的泰山渲染气氛呢?没有罗嗦的介绍,没有长篇的抒情。连用“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干净利落地交代了行程。尤其这个“乘”字,将作者冬日登泰山的豪迈写了出来。“乘着风雪”而去,何等洒脱,何等自豪。“趁”则显得小家子气,“冒着”也不好,太被动,又不是征夫戍边。“迎着”主动性又太强,落了下乘。
“泰山天下雄”,雄、壮、阔、浑、厚这些字眼没出现在文中,便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误把此句作说明文字看。桐城一派,最讲求言之有物,语言干净明晰;最忌空洞说理,无病呻吟似的抒情。你看他写登山,“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句句从实处写来,却让读者感受到泰山的雄伟。你看他写登顶后看到的景物,“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寥寥数语,就让我们体会到“五岳独尊”的气势。你看他写观日出,只一句“大风扬积雪扑面”,无一字多余,略作渲染,就勾勒出雄伟壮阔的背景来,真好功力。
再看一句。“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课本注解这句话只在“樗蒱”上下气力,做了一番考据后结论是“立起来很像山峰”。像山峰的东西多了,为什么偏偏说“樗蒱”呢?樗蒱是类似今天色子的赌具,能有多大点,会“很像山峰”?真要像山峰,以毛笔、茶杯、竹林这些为喻不更好些?这句话的要害在于“山也”这个感叹,其实,作者的意思不是说“樗蒱”像山峰,而是说山峰像“樗蒱”。以樗蒱为喻,极言其小也。几十个小小的黑点在你脚下那片云海中,慢慢地看清楚了,“原来是山啊!”这里边有惊讶和自豪的意味。“我是在泰山绝顶上啊!”这种豪迈用“山也”这个感叹,简略而巧妙地表达了出来,衬托泰山的雄伟。
细细辨析,这个“山也”里隐藏的豪迈,和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年轻气盛略有不同,更多的是一种从容和自信。乾隆三十九年的除夕,在泰山顶上观日出的姚鼐,他会想些什么呢?仕途的坎坷?与戴震、纪昀的矛盾?在官场和文化事业上都遭遇到挫折的姚鼐,有没有惶恐和不安?也许都有吧。不过,从文章中看到的,似乎更多的是他心中坚定的信念。
2009.1.26
“乘风雪”和“山也”:《登泰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