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简友广场

燃烧的藤蔓

2020-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田小墨

在中国女性革命先驱秋瑾女士英勇就义的1907年7月,在遥远的墨西哥城,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降生于一个平凡的家庭。

作为画家和摄影师的父亲,尤其钟爱这个遗传了他艺术细胞的小女儿,他把她当成掌上明珠,给她足够的爱和自由,以及最好的教育。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弗里达从小便养成了自由、奔放、敢爱敢恨的潇洒性格,同时也为她支离破碎的一生提供了最原始的养分。

用传统的眼光看,弗里达绝对是个苦命的人。她六岁就得了小儿麻痹症,致使一条腿瘸;18岁遭遇重大车祸,脊椎被折成三段,颈椎碎裂,右腿严重骨折,一只脚也被压碎,一根金属扶手穿进腹部;成年后的婚姻生活中,更是多次被自己的爱人背叛。用弗里达自己的话说:“我一生经历了两次意外的致命打击,一次是撞倒我的街车,一次就是遇到里维拉。”

然而弗里达显然是像吞了魔丸的哪吒那般,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车祸的重创并没有让她意志多消沉,相反,她忍受着旁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积极配合治疗,励志成为一名“自立的瘸子”。

在用自己的绘画特长追求自立的过程中,弗里达和她的伯乐——墨西哥著名壁画家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擦出了爱的火花,而这样的火花太过明亮、炙热,以至于让弗里达毅然决然地和生性风流的里维拉一起踏进了“爱情的坟墓”。然而,这段婚姻并不是她想要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在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消耗下,里维拉毫无悬念打破承诺、故态萌发,他数度劈腿,甚至连弗里达的妹妹也没放过。

即使是过着这样充满磨难的生活,弗里达也没有放弃自己内心的东西。各种苦难中,弗里达都选择用画笔和自己对话,“我的画是对我自己最坦白的表达”。她的画凭着来自于现实、内心的真实事件和真挚感受,以及传统又超前、写实又魔幻的独特表现风格,逐渐在国内外打开市场,获得好评无数,连毕加索都说他画不出那么好的画。

值得注意的是,弗里达除了画家的身份之外,她和我们的秋瑾女士也有些共同点,她也是革命的支持者,以及女权的积极实现者。但她又不是一个理性的革命者,她忠实于自己的感官和内心,她抽烟、酗酒、说脏话,甚至男女通吃……

传说,一生受尽身体和心灵折磨的弗里达,最后将自己苟延残喘的躯体投入到烈火中。“但愿离去是幸,但愿永不归来”,这个坚硬如钢铁,柔美如蝉翼,犀利又温煦的女人,连人生的句点都是这样勇敢、热烈的风格,这样一个人,又怎能叫人不爱?

车祸后的自画像 《婚礼上的弗里达和里维拉》 流产后画的《医院》 弗里达作品《与猴子一起的自画像》 《两个弗里达》 《Roots》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