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源寺》团圆一段摘录
2019-01-26 本文已影响10人
赋樱
《北京法源寺》摘录
每一年的中秋,就在北京这样轮回着。时间年复一年的在前进、风俗周而复始的在重演。团圆、团圆、大团圆,多少中国人民在风霜里、在烽火下、在骨肉离散中,为这一梦想揉进了辛酸与涕泪。直到团圆化成多少块,像“团圆饼”化成多少块,一切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除了辛酸、除了涕泪,一切都归于乌有,只除了一具棺材。
个人感受:中国传统小说向来是喜欢大团圆结局的,许多人批评说缺少悲剧精神,诚然悲剧精神有助于升华一个人的人格,但是升华之后的人是否仍会以悲观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个人认为悲观过后的乐观才是最伟大的,贝多芬一生坎坷,最后的第九交响乐却名为欢乐颂是否暗合这种精神?读书不多的我不敢非议古人的集体意识中是悲观多还是乐观多,但是即使如今,盼望团圆的心愿依旧在,依旧是一把辛酸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