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夏天

2020-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仰望星尘

记忆中的夏天

一说记忆二字,思绪就会回到几十年前。

记忆中的夏天与现在的物质条件相比天壤之别,但在那个时代的的确确是一种更天然更绿色的生活。

那时的天气没有这么热。

院子是泥土地,最多有个砖铺的甬路,大院子,长满了树,有榆树、桑树、枣树、椿树等等,种着夏季应时的丝瓜、梅豆角。火红的石榴花在这个季节也正开放,六七月份还有红的白的粉的凤仙花,俗称指甲草。爷爷很爱种花,种很多盆的凤仙花,开花时节我们姊妹几个要染好几次红指甲。先在下午时把要用的梅豆叶子找好,晚上把花掐下来,加点明矾在蒜臼里捣烂成泥,捏适量的花泥放在指甲上,用梅豆叶裹好,外面用线缠紧,睡一晚上第二天就要比谁的指甲红了。注意食指是不能包的,说法是食指是烧火棍,不能包。还有几句顺口溜,但只记得一句了“绳捆索绑到天明”。睡觉前两手是扎撒着的,唯恐花泥掉下来染不红,醒来往往已经空了几个,而空了的果然不够红。

那时的乘凉设备是扇子。

“小扇有风,拿在手中,别人来借,大理不通”。泥土地,土坯房,大树,井洼凉水,这些都使得夏天并不像现在热得怕人。一把扇子在手,即可洋洋自得,满足惬意。睡觉时扇一会儿也就迷迷糊糊睡着了。忽然想起《红楼梦》中王夫人大中午躺在椅子上小睡,小丫环给她扇扇子的情景。王夫人的夏天也是一把扇子足矣。

水泥地、钢筋混凝土楼房、呼呼吹着凉风对外放着热气的空调,树越来越少,太阳越来越大越来越晒,刮风也是热风。离了空调,现代人的夏天就是燥热。空调病也便应运而生。

那时熏蚊子用的臭蒿草。

因为树多草多蚊子相应也多。晚上睡觉前爸妈用割来的臭蒿草熏蚊子。蒿草放在盆子里,火柴点燃,门窗关严实。人离开房间,坐在院子里乘凉、说云话、看星星、讲故事。时间差不多时打开门窗,跑跑烟气和味道,人再进去睡觉。很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没有灭害灵、灭蚊灯、花露水之类的防蚊灭蚊产品,植物灭蚊法绿色而有用。

那时的冰糕三分钱一个。

“冰糕冰糕,三分钱哩冰糕”,一个老太太经常推着一个冰糕车到村里卖冰糕,冰糕箱裹着厚厚的棉被。当时很纳闷,这么大热的天裹这么厚的棉被,冰糕不化吗?

三分钱听着不多,但在那时一般家庭也是拿不出来买冰糕吃的。听着老太太馋人的吆喝声简直垂涎三尺。

有一天傍晚时分,老太太冰糕降价,一毛钱六个。爷爷、爸爸妈妈、我们姊妹三个,正好六人。爷爷掏出一毛钱让去买降价的冰糕,可能因为一降价买的人多了,老太太变了卦,不卖了。爷爷很生气,还吵了几句,冰糕也没有吃成。那时人也没有那么娇贵,冰糕一般吃不上,渴了常常就是喝碗凉水解渴。现在的孩子喝开水的恐怕不多,各种冷饮冰淇淋伺候。

夏天的记忆还很多,以后慢慢道来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