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往往与知识结构的缺陷有关
《新教育实验专业阅读地图》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专业领域而言,存在着一个最合理的知识结构:既50%比例的本体性知识,30%比例的专业知识和20%比例的人类基本知识。
对于本体性知识、专业知识和人类基本知识有如下的阐述:本体性知识,既所教学科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对语文教育而言,包括汉语知识、文本解读、学科实践及理论、文学作品等;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实践教育学及课程理论、教育视野、文艺类教育学素材、教育管理、职业认同、心理学等;人类基本知识,不仅针对教师而言,乃是应该具备的人类基本知识。
更简练一点的理解就是,本体性知识,就是学科知识,包括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历史、前沿、背景以及学科与生命的融合;专业知识,指用于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知识,主要是教育学和心理学。
这种知识结构潜在的作用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哪怕是上一节课,也是整个知识结构在起作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往往与知识结构的缺陷有关。回顾去年上过的一节公开课,导师点评时指出了一些问题,现依据这个理论,结合这节课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分析。
去年执教古诗联读课《边塞诗二首》,一节课中讲授王昌龄的《出塞》《凉州词》两首诗。采用板块式教学的方式,第一板块“吟读”,从节奏、音韵和层次三个方面指导朗读;第二板块“译读”,采用直译、韵译和素描三种方式翻译古诗;第三版块“品读”,把两首诗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中体会古诗用词的精妙、手法的高超和意境的壮美等。
课后,导师指出了如下问题:
1.诗歌作者名应出现在标题下方,而不是在诗歌最下方。只有引用诗歌时才把作者姓名写下方。《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虽然有一个“怨”字,但表现的却是豁达广阔的胸怀,其中没有消沉之意,不能看到“怨”字就直觉“消沉悲观”。
2.没有理解与品析就讲知识: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太急于给学生讲知识,没有关注知识的顺势渗透。
3.内容堆砌,“以诗译诗”之后还要“唐诗素描”,导致“品读”时间不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第一个问题是因为本体性知识的缺乏,与汉语知识掌握的不准确不丰富有关,还和对诗歌的解读不够透彻有关;第二个问题是对于学科特点的忽视造成的,“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重视课堂中的实践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不能简单的“告诉”,知道不等于学会。造成第三个问题是因为心理学知识的缺失,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心理特点,在一个环节中,运用了三种译读的方式进行练习,意图是想用这样的方式降低后面“素描”的难度,却因为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造成“一而再、再而三”的学习倦怠感。
学科本体知识、教学能力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缺失,在上课前早已明了。为此,阅读了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余映潮的《古诗词鉴赏教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还自学《心理学》,拿到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但依然没有克服课堂上这些问题的出现。
专业发展,必然会经历一种“浪漫—精确—综合”的有机过程。结合“浪漫—精确—综合”的理论分析,目前我还处于“浪漫”阶段,需要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将理论武器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一天天的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在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地图概述中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结构是一体两翼式的,一体,是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构成的教师专业发展,两翼分别是指职业认同和课程实践。在阅读专业书籍的过程中,我还缺乏“专业写作”,以及“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共同互动提高。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以及专业发展共同体,都必须通过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实践来加以整合,教师的专业能力最终必定是从实践中发展出来。”
“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往往与知识结构的缺陷有关”,认识到这一点,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把学科知识学习、专业书籍阅读、专业写作和课程实践相结合作为修炼的路径,弥补知识结构的不足,促进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是我专业发展的健康之路。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都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