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相似性,遥远而熟悉

2021-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尚妮妮

阅读罗振宇的公众号,他在“罗胖60秒”里,讲到“遥远的相似性”。

他说,有记者问霍金,这一生有什么是真正打动过你的?霍金的回答是:“遥远的相似性”。

 罗振宇说,“例如,一座城市的历史和一个家族的兴衰的相似性,一场战役和一场恋爱的相似性……这种遥远的相似性之所以有魅力,它们之间其实是不能互相解释的,只是有一种很诗意的、很朦胧的映照关系。”

霍金的回答真是奇妙,罗胖的总结也很到位,我亦为之感动。

一个家族的兴衰,可能正与所在城市的脉搏一起跳动,随之枯荣。或者与遥远的某座城市的历史,兴衰规律正好相像;发动一场战争的勇猛与志在必得,其精神和策略恰好能与谈一场恋爱相似……

广义的相似性包罗万象,宇宙万物都有运行的自然法则。老子用一句“道法自然”,即可解释万物峥嵘。浓缩到一个“道”字,亦可穷尽万象本源。

国土之大,地球之大,银河系之大,宇宙之广阔无垠,时间之亘古长青……遥远的相似性太多太多。

就近而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虽经历沧桑变化,但文明一脉相承,有着太多的相似性。儒释道三家,集国人之大成。

前有老子“不如守中”,庄子“逍遥游”,后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苏轼兄弟 “夜雨对床”……当我们欲在现实压力下歇歇脚,那遥远而熟悉的相似性就暖心而来。

面对三月桃花,便想起《诗经》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人饮酒醉,便想起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眺望江海浩渺,便想起王勃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观赏苏州金鸡湖,远远的有一叶扁舟,在湖水里漂浮,不禁想起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游览乐山大佛,走过东坡居,看到他题的“佛”字,不禁想起脚下的石板路,正是他千年前走过。

看到杜康酒,便想起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听说桃花坞,便想起唐伯虎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淮阳与伏羲,乌镇与木心……甚至云南与阿诗玛,上海滩与许文强……文化名人与地域之间,有了神秘关联的相似性,默默地划着神似的符号。

器物亦如此。青花瓷的精美,打动着一代代喜爱它的人们,这些人们有着相似的审美。

旅游,其实是存储美好记忆。什么记忆呢?当地当时的人文风景,让旅者有了相似的感觉与情怀。

世界上再多的美食,也很难吃出儿时的味道。唯有妈妈的巧手,带着家的温度。

朋友的“朋”字,由两个“月”字组成,三观相近,性格相似的的人,才能成为朋友。

血液中流淌着家族的基因密码。脑海中融汇着先祖的文化基因。

衣食住行里,都藏着许多遥远而熟悉的相似性,你若细心,便时时能浮想联翩。

微信平台用“关键词”推荐文章,抖音的推送,以你的喜好为基准。大数据让相似性得到极致的蔓延。

随着年龄与智慧的增长,我们在筛选、淘汰、更新人际关系,离自己最近的圈层是深似,然后往外扩展是相似---无关---相反。远离无关或反感,去握手轻松相似的人与事,已成一种趋势。

我喜欢张爱玲,对她精妙的文笔佩服之至。但她冷漠孤傲的性情,我却不愿效仿落进生活里。

余秀华的散文令我惊叹,但读她最近的诗歌,尤其是黄腔却不敢苟同。

我们在某人某事某物身上,看到一些熟悉的点,已是感动。那些不同,是其独特之处,无论是否欣赏,尊重就好。

……

音乐无国界,艺术无国界。在世界音乐和艺术史里徜徉,我们寻找着精神的神似与慰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我们体会着远古而来的相似与不同。

植物经春夏秋冬,动物有生老病亡,何尝不是一种相似性?

广义的,狭义的,无数的,遥远而熟悉的相似性,带给我们感动。在这个美丽星球上,我们都如一粒尘埃,浮在空气里呼吸明灭。

晚间听刘媛媛的公众号,她略显沙哑的嗓音说,“星河滚烫,理想未凉”,一下子感觉年轻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与罗曼·罗兰的“热爱生活”,何尝不是一种相似?网络内外,相隔着时间之海,遥远得千里万里,素不相识,却因一颗心滚烫而顿觉熟悉起来。

此刻,不知你身在何方?读此文的朋友,隔着薄薄的屏幕,你是否也读出了与我相似的感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