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历史有意思

从左庶长到名将,他一生战功无数,最终却换来了一个被赐死的下场

2021-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史漫今生

白起出生在郿,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出生时,秦国已经很强大,公元前295年,秦拟定了东进战略,迫切地需要猛将强将,因为有军功爵制存在,白起在军队成长很快,公元前294年,白起当上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

公元前293年,秦军东进,韩魏两国军队联合在崤函阻止,在秦国选将的时候,有人推荐了白起,让白起当上了统帅,白起上任后,运用了“先捏软柿子”的办法让秦军主力绕到了敌军后方,一点一点包围了敌军,最终,歼敌24万人,俘虏了两国军队的总指挥公孙喜,通过这一战,白起一战成名。

公元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当时的最高爵位,手里握着军政大权),领兵伐魏,先后攻占了61座城池,为秦国东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291年,白起和同僚联合,拿下了魏国垣城,公元前286年,率领部队又拿下了赵国光狼城,战功一点一点变多,名气越来越大。

蓝田之战后,楚国开始走上下坡路,国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反观秦国,东进收获很大,有了向南边发起攻势的想法,从而进一步削弱楚国国力。

开打之前,秦王给楚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了这么一番话(大体意思)——“秦国将派兵伐楚,希望楚国做好准备,如果不想打,那么就直接投降。”当时楚国什么情况,楚王是一清二楚,根本没办法和秦国交手,也就选择了讲和,还娶了秦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楚国都听从秦国命令。

直到公元前281年,楚国出现了一位“高人”,楚王对这个人很感兴趣,召见了他,这位“高人”是一位纵横家,给楚王讲了国家从前的一些光荣事件,说了当今的地位,楚王内心被触动了,决定复仇秦国,派人联系各大诸侯国,希望能拧成一股绳。

秦王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决定给楚国“上一课”,公元前280年,秦王派白起伐楚,楚军大败,被迫割地讲和,次年,秦派白起再伐楚,先是拿下了鄢、邓等5座城池,然后,白起让秦军兵分三路进入楚境,准备包围楚国都城。

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攻破,秦军继续东进,楚国势力退到了陈,在陈聚集了10万左右的兵力,抵抗是应该的,但是应该是认清形势,虽然靠着这10万人夺回了一些城池,但是终究抵抗不住秦国大军,在秦军逐渐打击下,楚国最终走向了灭亡。

因为战功卓著,白起被封为了武安君,名气响彻天下,公元前273年,魏、赵两国军队联合起来攻打韩国,白起带兵救了韩国,在华阳斩杀魏军13万人,魏国被迫割地求和,消灭了赵军2万人。

公元前264年,白起伐韩,斩敌5万人,公元前262年,白起攻占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上党通往韩国都城的道路被绝断,韩王得知这个消息后,给郡守传达的意思就是依附在秦国之下。郡守没有听从韩王的意思,准备走一步险棋,依附于赵国生存,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把秦国的仇恨拉一部分给赵国,然后韩、赵联合起来对付秦国。

郡守派人和赵国联系后,赵王找了很多人商议,有的人表示不接受为好,因为可能面临灾祸,秦国不是好惹的,实力都看到眼里,还有人表示可以接受,因为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不少城池,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听完群臣的意见,赵王心生顾虑:如果真的接受了上党郡,那么秦国肯定会派兵伐赵,到那个时候,国家应该怎么应对呢?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推荐了廉颇,在野战方面比较的话,白起肯定占上风,如果在守城这方面,廉颇不一定会输。

于是,赵王答应了郡守的意思,同时,派廉颇守卫长平,韩、赵两国这样,秦国肯定会展开行动。公元前260年,秦将王龁攻占了上党后,赵国成为了下一个目标。

据史料记载,长平有三道防线,都是廉颇设置的,第一道防线乃是空仓岭,很快就被秦军攻破了,秦军攻势很猛,赵军损失很大,廉颇分析了一下形势,发现了秦军的一个问题:补给线太长。这样一来,赵军以逸待劳守着第二道丹河防线就可以了,从战术层面来讲,廉颇这么做是正确的,两边打了几年,秦军损失是比较大的,两边一直打消耗战,太长时间的话,赵国支撑不住,因为粮食产量不足,这样一来,必须想办法快速解决战争。

因为阏与之战,赵国赢了秦国,赵国有了侥幸心理,想着集中兵力打一架,可能会击败秦军,于是,将廉颇换下去了,派上了赵括,赵国替换了将领,秦国这边也换了一下,用上了白起。白起知道赵国的想法,决定用诱敌分歼的战法,先派出一小股部队,故意表现出打不过赵军的景象,然后将赵军引进布置好的口袋,然后再派出部队,奇袭赵军的百里石长城防线。突破这道防线,长平的赵军就和后方断绝了联系,秦军出其不意穿插到了赵军后方,赵军直接懵逼,不得不说,白起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赵军钻进口袋之后,被秦军团团包围,赵括看到眼前的局面,命令大军冲杀出去,结果没成功,后来,赵军被分成了三段,形势非常危急,再后来,赵军没有粮草补给,战士们逐渐失去了斗志,赵括想着带精兵杀出去,结果命丧战场,最终的结果是:秦军歼敌45万,赵国元气大伤。

后来,秦国兵分三路攻打韩、赵两国,白起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两国国君都很慌,派了一位叫苏代的纵横家去贿赂范雎(秦国宰相),苏代表示:“如果白起再立战功,地位肯定会在你之上,与其这样,还不如你和秦王说明一下,让两国割地,避免战事发生,你的地位也不会变动。”范雎听了苏代的话,和秦王说了秦国连年征战,损耗太大,不宜再次出征,秦王听了他的话,下令停止征战,白起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内心里就对范雎有意见了。

后来,赵国没有按照要求割地,秦王大怒,先是派了王陵攻打邯郸,这个时候,白起正在养病,王陵进攻一直不顺利,秦军损失较大,秦王决定启用白起,白起是拒绝的,为什么拒绝?

第一、赵国有其他诸侯国帮助,支援会很快;第二,秦国打完长平之战后,国力空虚。

秦王就是要打,派了王龁替代王陵,结果呢?还是久久没有攻下邯郸,之后,因为多国联合,秦军遭到了重创,秦王知道军队遭到重创的消息后,强行下令让白起带兵出征,白起用“病体欠安”的理由拒绝了,又过了一段时间,秦军大败的消息传到秦王耳朵里,秦王将怒火迁到了白起身上,给白起下了死命令,让他带队出征。

白起拖着病体上路,行军至杜邮一带,秦王和范雎商量了一下,决定赐死白起,白起拿到秦王给的宝剑,对着天说道:“我有什么罪过?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过了一会儿,白起说道:“我也该死,长平之战,我坑杀赵军降兵40万人。”

说完,拔出剑自杀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