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而不忘言”———立足言语解《故乡》
《故乡》作为鲁迅的一篇艺术和思想成就颇高的小说,每次教这课的时候,我们老师都会把它作为重点篇目来教,并且一定会用上三、四节课的时间,可回想自己教这篇文章的时候,总觉得教的死板老套,毫无新意与趣味而言!
为了让自己能够跳出传统教小说的藩篱,我查阅和观看了许多的课例,也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觉得每一篇课例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可也都有相同之处,那就是无论怎样设计巧妙,都没有脱离语言文字的赏读。许多课例都有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文字的价值。
为什么要让学生精读精学鲁迅这一深蕴难解、有时代背景的小说呢?王安忆曾说:“小说是心灵的历史”,让学生读小说可以走进作家心灵,感受人生,润泽自我。李卫东认为“阅读鲁迅的过程就是重铸我们精神世界的过程,作品充满对人性的透析和省视”。《故乡》的特定社会环境现在已不复存在,人物的阶级差别和人生经历学生也深感陌生,但文中“我”的悲凉、隔膜、孤独、忧郁、绝望与希望等心理体验和精神状态是有普适性的。学生对此心理和精神有所思有所悟,心有戚戚潸然泪下或以此自勉就够了。
《故乡》小说教学该教什么内容?俞发亮强调:“不能把《故乡》当作记叙文来教学停留于分段、概括段意,而要把它作为小说来理解,突出其文学的典型意义。”我们传统的小说教学围绕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四要素展开。这些知识在解读某些类型的小说时确实是有效的,但如果将此作为所有小说教学的基本内容,则可能使小说教学走向僵化。王尚文教授在《语文教育一家言》中也认为:“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话语(言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因为“内容不可能离开形式而存在,也不可能先于形式而存在”。王教授认为:作品的内容以及作者透过作品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言语形式来组织的,也就是文章怎么写的问题,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文体、字词、布局、语段、标点等等。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王尚文教授就已将言语形式引入到阅读教学中,对阅读教学做了尝试,但言语形式用于阅读教学的实践仍存在缺失。
“言语形式”本是西方文艺理论中阐释文学作品的一个名词,它同文学作品关系密切,经我国文艺理论家们翻译并引进。众多概念界定当中,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所提出来的观点在文学界中最具有代表性,这篇文章中说到,“由于风格最终是以言语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作品与作品之间的风格差异确实与它们不同的表达方式、语言结构、修辞技巧等有关。”简单言之,言语形式包含表达方式、语言结构和修辞技巧等。余应源教授在《立足言语形式——老问题》一文中,却给了具体的解释,他指出“言语形式指语言形式(字、词、句)、言语交往活动形式(听、说、读、写)、言语表现形式(言语行为方式、言语表达方式、语用规则、修辞逻辑、话语结构形式、语体文体形式)”。基于对以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我试图以人物对话的言语形式为焦点探索小说教学新方式。
首先我们还是要引导学生读懂小说写了什么内容。《故乡》是鲁迅将自己回乡的经历艺术性地再现,有一定的写实性。小说中的“我”是文中的主人公,也是鲁迅精神的一部分,很能表达作者的思想精神。“我”的行程和心理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那么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悲凉、隔膜、孤独、忧郁、绝望与希望等心理体验和精神状态要读出来。课文最后两段难点,要借助资料研读。理解这个渺茫的“希望”是什么,“新生活”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实现,最后“我”离乡时精神是崩塌还是振奋,基调归于苦闷悲凉还是光明昂扬。更重要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形式,也就是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用了哪些精妙的叙述方式和技巧,找出本文作为小说最突出的特色,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李卫东指出:“我们对鲁迅作品独特的叙述方式关注的不够,鲁迅先生曾把自己‘五四’前期小说的文体特征概括为: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可见,教学内容要关注叙述方式和技巧,而鲁迅《故乡》中人物对话占了一半以上,也是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人物心理和思想主题,可以说是本文的突出特征。英国小说理论家戴维·洛奇说过:“小说注重展示,纯粹的展示是直接引用人物的话语。人物的话语准确反映事件。”把《故乡》中的人物对话的言语形式确立为教学内容,而与《故乡》同一单元编排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直接引用的人物对话也占一半以上且相当出色,同样可将对话的言语形式确立为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可以掌握从人物对话的言语形式来解读小说人物性格和心理、人物关系、思想主题的阅读方法,并从中体会鲁迅和莫泊桑这样的文学大师叙述语言的精妙,更要让学生把言语形式运用到以后的阅读写作中去,学生语文阅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1、第一课时为“走进作者,了解故乡”,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作者,解决生难字词的读音及意义,了解其创作的背景,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线索及内容。2、第二课时“走进故乡,读懂故事”。小说就是说故事,读小说先从读故事开始。引导学生抓住故乡的变化分析人物、情节和环境也就是三要素来读懂故事。明白“我”所说的新生活和希望。 3、第三课时为“走进对话,读懂作者”。读小说除了关注三要素,还要关注人物对话的内容和形式。言语形式可以解读人物性格、心情和人物关系、作者意图。写作需要重视人物的对话描写,留意不同性格、不同关系的人物采取不同的言语形式。(注意对话的“句子长短”“语气轻重”“语调高低”“特殊标点”“重复语”“修辞”等)
这样设计的三课时,自己也进行了尝试,觉得效果不错,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对于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特别是我把第三课时“走进对话,读懂作者”拿来进行组内公开课的展示,其实是想挑战一下自我,让我们对鲁迅这样经典的文章,能上出一点不一样的味道来。
这堂课本组老师都去听了,也给予了肯定,说是上出了新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其实我也知道这点新意也是学别人而来的,只不过自己适当的修改了一下,让这节课的设计更符合我所教的孩子们,我也深刻的感受到,如果想让自己的课堂有所改变,那就要不断的去学习探索,不断的去挑战自己,要勇于改变自己陈旧的上课理念。特别是在这课中对于后面几个自然段的理解,我所设计的几个问题,老师们觉得很是巧妙,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水到渠成的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让这节课有了深度和厚度!老师们随后也给了我不少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对这节课的得失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也是一大促进!
当我自己上完这堂课,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首先,统编教材真的很好,如何用好统编教材,一定要在教材的解读上下功夫,在课堂中积极创设有效情境和探究活动,让语文核心素养扎根到课堂学习中。其次,我们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课文的内容和语文的语言不是两块儿皮儿,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是借助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也只有真正体会到文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体会到它表现的魅力与魔力,感受到它站立在纸上与你交谈,你才会真正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感情的深处,跨越时空,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乃至思想的碰撞。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的钥匙虽然很多但都是系在语言的绳索上的。好的课堂就是点燃,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来照亮他们的梦想。再次,设计问题时须有整体观念,指导学生讨论时,无论是以文本的内容为切入口,还是以语言文字如何运用的推敲为切入口,均要牢牢把握住内容与形式如胶似漆。最后,不论你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人阅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无法代替,集体讨论也无法代替。文本的学习,重在感受、体验,文质兼美的精妙,只有学习主体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课堂不是老师的舞台,也不是学生的舞台,更不是师生的“秀场”,而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学习时空。课堂的意义在于“将成”,而不是“既成”;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解答”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勇于挑战自我。
(整理于2020.11月18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