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飞讲“三国”3
076 隆中对 凭什么预测天下
这一讲讲了诸葛亮正式登台亮相,露出了庐山真面目。通过作者对他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诸葛亮仙风道骨,诸葛亮和刘备谈了关于天下形式的分析,这段分析就是著名的“隆中对”。“隆中对”主要讲了三点。第一,刘备应该与孙权结成联盟。第二,刘备应该先从刘表手中夺取荆州,再从刘璋手中夺取益州。第三,在三国鼎立的基础上,刘备要对外处理好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和孙权的关系;要对内壮大自己的力量。刘备听了“隆中对”之后,感到茅塞顿开。诸葛亮虽然隐居,但还是很关心天下事,所以他初出茅庐就能施展才能和抱负。
077 孙权收甘宁 父仇该不该报
这一讲讲故事的视角转移到了江东孙权那边,主要讲了三个复仇的故事。第一个是孙权找刘表报仇,因为刘表的部下杀了孙权的父亲孙坚,所以孙权就要报杀父之仇,要去攻打镇守夏口的黄祖。甘宁投降了孙权,还一箭射死了黄祖,孙权的杀父之仇报了。第二个故事是凌统要找甘宁报仇,因为凌统的父亲被甘宁射死,这时孙权安排甘宁离开去驻守夏口。第三个故事讲的是孙权的弟媳妇徐氏这个弱女子为丈夫报仇。
078 火烧博望 初出茅庐第一功
这一讲主要讲了诸葛亮初出茅庐,展现出自己的非凡才能。曹操派夏侯惇率领十万兵马杀奔新野,而诸葛亮那边的兵马不到一万。关羽和张飞开始不信任,瞧不起诸葛亮。诸葛亮采用诱敌深入,巧设埋伏,火烧粮草的战略,最后诸葛亮以不到一万的兵力战胜了夏侯惇的十万人马,博望之战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劳,靠着足智多谋,赢得了关羽和张飞等武将的尊敬。
079 刘备义利之辩 荆州之主争与让
刘表临死之前想把荆州城托给刘备,刘备出于道义拒绝了他。当曹操先头部队来攻打他的时候,诸葛亮使用了三个杀手锏,第一招是迷惑曹军,拖延他们的进军速度。第二招是他和刘备引诱敌人,再次拖延进军速度。第三招是把曹军包围在新野城,并用火攻水淹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用兵特点:善于用地形,火攻水淹等来消灭敌人,他算得特别准,善于运用兵法,能够创造条件让敌人钻进自己的圈套。
080 刘琮之死 投降死得快
上一回的樊城之战,诸葛亮使用了火攻水淹的计策打败了曹操的先头部队。曹操率领几十万大军前来攻打樊城。曹操的谋士建议曹操劝降刘备,刘备未投降,刘备因为打不过曹操,只能放弃樊城去襄阳。刘备又不忍心抛弃老百姓,只能带着老百姓一起去了襄阳。到了襄阳,刘琮蔡瑁不同意他进城,刘备只能带领老百姓离开襄阳来到江陵。从这点可以看出刘备是个爱民如子的仁义之人。
刘琮是刘表和蔡夫人的儿子,刘琮投降了曹操,曹操给他承诺:永为荆州之主。但是曹操后来叫刘琮当青州刺史,并且在半路上曹操把刘琮和蔡夫人杀了,因为刘琮有可能成为曹操的威胁。但是曹操并没有杀刘琮的舅舅蔡瑁,因为蔡瑁熟悉水战,曹操所在的中国北方军士不熟悉水战。等以后曹操攻打东吴时,有可能会用到蔡瑁这样熟悉水战的将领。从此可以看出曹操是个有远见的人。
李鹏飞讲“三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