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学习型社群是一种什么体验
遇见“行动派”,是因为我无聊时刷微博看到它们柠檬黄的大标志:三角形状的标志下写着很大的“行动派”。说来幽默,我以为是什么传销洗脑成功学的组织。后来我了解到,行动派社群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学习成长型社群,也是极少数具有无边界、自组织特点的新型社群,鼓励年轻人“做行动派,发现更好的自己”。
那么加入一个学习型社群是一种什么体验?
一、新媒体打破固有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如今,互联网教育模式也在更新换代,互联网教育可以平衡教育资源,让处于小城市的我也能接受和大城市平等的教育。互联网打破了知识分享的界限,而新媒体打破了固有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当时我创建公众号没几天,幸运地遇上了《个人品牌训练营》线上课程。加入后没多久,就收到了课程的笔记本、录取通知书、还有创始人关于课程的导言。这与其他冷冰冰的线上课程不同,我曾经加入过会计专业课程的网校,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宣传,各种循环洗脑式的宣传告诉我上了网校就可以抵达人生巅峰,甚至还会有客服打电话催我缴费。第一次参加行动派的课程,满满的细节让我体会到了浓浓的人情味,收到快递的那一刻,富有仪式感,课程手册说了很详细的课程安排,互动流程,以及相关的学习建议,非常符合行动派学习社群的宗旨:开放、包容、乐于分享。每一次上课前,会有组织老师分享链接,提醒大家上课,她把我们集结在一个群里,给了一个地址,进入到一个“千聊”平台,在这个平台里,屏幕上半部分会演示PPT,左边类似微信信息的语音直播,右边可以看到学生滚动式的发言,课程过后可以反复听很多次。上课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听一门课程,享受一次知识的分享。这样的直播课堂我从未接触过,只觉得新奇。
课后,我们可以在群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笔记,然后我才认识到笔记不止有文字框架、还有视觉笔记、PPT笔记、漫画笔记。学习群里的互动氛围比较高涨。第一次课余活动是十分钟分享个人经历,也是一次个人品牌的训练。你可以语音、文字或者图片展示。每个人十分钟,我认识了群里很多经历丰富的人,有品酒师、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有IT工程师,也有金融大咖。在这样的一个小群里,你可以和任何人分享上课的感悟,分享你对课程的认识和提出疑问。老师和不同身份的学生会随时在群里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学习改变了我一贯以来的网络学习的模式,以前的网络学习模式是只有自我输入没有输出。
二、一群人学习比一个人学习获取的知识网络更大
人是群居动物,虽然现在更多的人选择独自生活,可也避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知识本身也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学到的知识并不是单一罗列的,而是庞大知识网络中的一部分,如果人人掌握了一部分,通过分享使其人获取另一部分,那么个体的知识网络就会越来越大。学习型社群做到了知识共享。往往一群人互动式的学习状态会比较高涨是因为学习的人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是很多个人一起奋斗,当我们的思维处于一个活跃的高度,吸收知识的效率也是极其高的。加入学习型社群后,这里有着天南地北各行各业各个年龄的人,会让你对知识的认识加速并且深入。就像一个人建花园,可以自娱自乐感受到一份简单的美,如果园丁邀请更多的人欣赏这份美丽,那么愉悦的感觉会加倍传输,甚至可以从绘画、音乐等不同的领域去感受这份美。
三、学习型的社群让我学会分享
任何一个学习社群一定有它想要输出的价值观,并不是说我学了就要全盘接受。他们只是提供了更多更好我想不到的方式希望我们可以去尝试。同时,他们会抛出更广阔的视野版图让我去欣赏与借鉴。
所有的学校开学会有开学仪式,“行动派”的一门网课也有开营仪式,有仪式感的课程会让人体会到课程设计者的用心。开营仪式里,主讲人刘晓琦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她的人生经历以及她身边的故事案例。输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舍与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类比财务管理里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听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可刘晓琦却说出了不一样的角度和观点:人生的每一步舍与得都是一次郑重的选择,想清楚每一次“舍“”换来的“得”是否是一个长远长久的利益。我们平常也会考虑“舍”和“得”,却很少思考他们之间的“交换”。而在第一次的分享中,主讲人觉得自己第一次在线直播分享不顺畅,于是花了一天的时间将开营的内容逐字逐句整理成文字稿,还加入了反馈内容输入电脑重新排版给学员。只是一个开营仪式,却将分享做到她的极致,印证了她在课上说的:无论做什么事业都要做有助于自身成长,利于别人的事情。
社群学习组织和个人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感染力,交换思想产生的共鸣是你和白纸黑字交流比不了的,所以学习型社群鼓励分享和输出,分享则是把所学到的知识实践应用的第一步。教是最好的学习巩固。